旧约的第四部分称为先知书,是由以赛亚书到玛拉基书,一共有十七卷。
被称为先知书,因为这些书记载了先知们所传的信息。先知是以色列人历史中一些特殊人物,他们被神选召,替神传达信息。
先知书又分成为大先知书和小先知书两组。先知书被分大小,是指它的篇幅大小,而不是指先知本身的伟大和微小。
大先知书连耶利米哀歌在内共有五卷,而小先知书则共有十二卷。
先知书有些是传讲预言,谈及未来,但有大部分则只是谈及当时的情形或责备以色列民的罪恶、过犯,因此不要以为凡是先知书都是说预言。
大先知书第一卷以赛亚书
以赛亚书被放在大先知书的第一卷,因为在时间上是最早,在篇幅上则是最长。
一.主题
本书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软弱、失败。
但本书又到处给我们看见神的恩典,祂在各方面救赎以色列人。例如:救赎脱离仇敌,救他们归回,为他们预备救赎主,救他们进永远福乐等等。
以赛亚的名字意即「耶和华拯救」。
我们可以以他的名字为本书的主题:耶和华拯救。
二.分段
本书可以分为两部分,即:
1.警语(一至卅九章)
A.警告犹大之语(一至六章)
B.警告以色列之语(七至十二章)
C.警告列邦之语(十三至廿三章)
D.警告全民之语(廿四至卅五章)
E.历史事实(卅六至卅九章)
2.恩言(四十至六十六章)
A.救恩(四十至四十八章)
B.救主(四十九至五十七章)
C.救法(五十八至六十六章)
大先知书第二卷耶利米书
耶利米这位被称为流泪的先知,是犹大亡国时的先知。传道五十多年,但以色列人始终不肯彻底痛改前非,结果国破家亡。耶利米目睹自己所传的话应验,但却没有果效,无怪他常流泪了。
一.主题
全本耶利米书,我们读到的信息,大都是责备的信息,所以耶利米书给我们的印象是严厉的。这些责备的信息就是要拆毁人们已败坏的根基。
耶利米书中所记述的历史,也给我们看见神拆毁的手,借着许多外邦人的国来拆毁他们。坏的根基必须拆毁,以备将来重建。
因此,耶利米书主题,就在神选召他的时候宣示出来:拆毁与建造。
二.分段
耶利米书骤看有给人凌乱的感觉,但细读之,仍可看出头绪来。
1.犹太被掳前的事迹和信息(一至卅九章)
甲.无日期的信息(一至二十章)
A.耶利米蒙召的事迹和信息(一至三:5)
B.约西亚在位时的信息——劝回转(三:6-六:30)
C.殿门的信息——论敬拜(七至十章)
D.约的信息——神守约(十一至十二章)
E.烂布带的信息——人败坏(十三章)
F.旱灾的信息——刑罚(十四至十五章)
G.独身的信息——危机(十六至十七章)
H.窑匠的信息——主权(十八章)
I.瓦的信息——击打(十九章)
J.给巴施户珥的信息——被掳(二十章)
乙.有日期的信息(廿一至卅九章)
A.答希西家的信息——责领袖(廿一至廿三章)
B.约雅斤时的信息——坏无花果(廿四章)
C.约雅敬四年的信息——七十年的预言(廿五章)
D.约雅敬登基的信息——悔改(廿六章)
E.西底家登基的信息——被掳(廿七章)
F.西底家四年的信息——斥假先知(廿八章)
G.耶利米的信——劝安居异邦(廿九章)
H.耶利米的书——安慰之书(三十至卅一章)
I.西底家十年的信息——买地的信息(卅二章)
J.耶利米被囚的信息——复兴(卅三章)
K.尼王围城的信息——城毁(卅四章)
L.约雅敬时的信息——守约的利甲族(卅五章)
M.约雅敬四年的信息——责备之书(卅六章)
N.西底家时的信息——必亡(卅七章)
结果:犹大真的灭亡(卅八至卅九章)
2.被掳后的事迹与信息(四十至五十二章)
甲.有关犹太人的(四十至四十四章)
A.被掳后的政局(四十至四十一章)
B.被掳后的信息——勿下埃及(四十二至四十三:7)
C.在埃及的信息——埃及必败(四十三:8至四十四章)
乙.有关列国的(四十五至五十二章)
A.安慰巴录(四十五章)
B.论埃及(四十六章)
C.论非利士(四十七章)
D.论摩押(四十八章)
E.论亚扪(四十九:1-6)
F.论以东(四十九:7-22)
G.论大马色(四十九:23-27)
H.论亚拉伯诸国(四十九:28-33)
I.论以拦(四十九:34-39)
J.论巴比伦(五十至五十一章)
结果:犹大亡(五十二章)
大先知书第三卷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眼见耶路撒冷被毁,人被掳,心中无限哀伤,故作此字母曲,以后犹太人每年七月时都咏唱。
一.主题
诗歌中充满了哀叹。
诗歌中充满了以色列的艰难、苦难。
明显的本书的主题就是:哀叹以色列的苦难。
二.分段
本书共五章,很天然的可分作五段。
1.哀叹耶路撒冷的民(一章)
2.哀叹耶路撒冷的城(二章)
3.哀叹自己的苦(三章)
4.哀叹在刑罚下的苦况(四章)
5.为耶路撒冷祷告(五章)
大先知书第四卷以西结书
按时间上来说,以西结应在但以理之后,但因篇幅较长,故排得较前。
一.主题
本书由许多异象、预言和信息合成。
本书常出现「知道我是耶和华」这句话(共五十七次)。类似的如「知道我耶和华」(共九次)。这是以西结先知书特用,而其它先知少用的。故本书的主题就是让人「知道我是耶和华」。
二.分段
本书分段是相当清楚的,可分为三部分:
1.神刑罚犹大(一至廿四章)
神藉先知用各种各样办法来宣告神的刑罚。刑罚的目的,就是要他们认识「我是耶和华」。
2.神刑罚列国(廿五至卅九章)
神透过先知用预言的方式预告列国将来的刑罚、遭遇,目的也是要他们「知道我是耶和华」。
3.神施恩给以色列(四十至四十八章)
神透过异象向以色列宣布要施恩给他们。施恩的目的亦是让他们「知道我是耶和华」。
大先知书第五卷但以理书
但以理和以西结同是被掳到巴比伦的先知。但以理被掳的时间较早,神使用他在被掳的巴比伦朝中见证神,传神的信息。
一.主题
本书多谈及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的景况,也多论到外邦王的种种行径。
本书更多谈及这些外邦国度的兴替,是由巴比伦开始,直延伸到世界的末了。
这些外邦国度是无神的,甚至是敌神的。
因此,本书的主题是「外邦掌权的日子」。
二.分段
本书的分段亦是清楚的,分为两大部分:
1.历史(一至六章)
透过历史来说明外邦掌权的日子种种行径。
A.掳掠(一章)
B.演变(二章)
C.拜像(三章)
D.疯狂(四章)
E.骄侈(五章)
F.逼害(六章)
2.预言(七至十二章)
透过预言,预告外邦掌权的将来演变和发展。
A.四兽(七章)
B.二羊(八章)
C.七十个七(九章)
D.南北王(十至十一章)
E.末世(十二章)
小先知书介绍
大先知书之后是小先知书,共有十二卷。
被称为小先知书,完全是因为篇幅较短的原故。何西阿书和撒迦利亚书虽然在章数上多过但以理书,但其实在篇幅上(若以节数计),还是不及但以理书,故被编在小先知书里。
有九位先知在选民被掳前替神向他们说话。
有三位向北国(以色列)说话,他们是:约拿,阿摩司及何西阿。
有六位则向南国(犹大)说话,他们是俄巴底亚,约珥,弥迦,那鸿,西番雅,和哈巴谷。
有三位先知则在被掳后替神说话。他们是哈该,撒迦利亚和玛拉基。
小先知书第一卷何西阿书
一.主题
细读何西阿书,我们不难发现有以下这些事实:
败坏。特别是指他们对神不忠——像**,「淫」字共25次。
爱。这是神对人的慈爱,用七种不同的方式来说明。
故本书的主题是论到人的败坏和神的慈爱,我们可以用一题目来表达:神怜爱败坏的人。
二.分段
何西阿书可分作两大段:
1.个人的经历(一至三章)
以个人的经历来说明神怜爱败坏的人。
A.初爱**——人的败坏(一至二章)
B.再爱**——神的慈怜(三章)
2.全国史实(四至十四章)
以全国的历史来证明神怜爱败坏的人。
A.全国的败坏(四至十章)
B.神的怜爱(十一至十四章)
小先知书第二卷约珥书
一.主题
这是一本有强烈预言味道的先知书。
它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论到审判,刑罚。
它给我们的第二个印象是多论耶和华的日子。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本书是论到「耶和华审判的日子」。
二.分段
本书可分作两段:
1.耶和华的日子与以色列人(一至二章)
A.大毁灭的警告(一:1-二:11)
B.悔改的劝告(二:12-17)
C.安慰的宣告(二:18-32)
2.耶和华的日子与列国(三章)
A.刑罚临到列国(三:1-15)
B.保护临到以色列(三:16-21)
小先知书第三卷阿摩司书
阿摩司和何西阿是差不同时作先知,都是向北国发出警告。
一.主题
本书常出现「三番四次」,「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又常说:「必向你如此行」,「必不再宽恕」,「降祸不降福」等等。这些字句表明神的惩罚。
本书又常见先知在讲理。每次宣布刑罚的时候都重述道理、理由。这说明神的审判和刑罚是合理,是公道的。
故本书的主题是:「神公义的审判」。神既是位公义的审判者,人就要预备迎见神。(四:12)
二.分段
本书可分为三部份:
1.八警告——神审判列邦是公义的(一至二章)
以八次「三番四次的犯罪」作开始
2.三宣告——神审判选民是公平的(三至六章)
以三次「当听」作开始
3.五异象——神公义的审判中有余恩(七至九章)
以五次「指示」作开始
小先知书第四卷俄巴底亚书
俄巴底亚的身世不详,但他的书却极受犹太人尊重。这书是全旧约最短,但却有极重要的属灵意义。
一.主题
俄巴底亚书的主题是极明显清楚的,它开门见山地道出主题来:「与以东争战」。以东是以色列的世仇,常与以色列为敌。
以东就是以扫。以扫就是那体贴肉体,轻看长子名份的人。
以东是代表属肉体,以色列则是代表属神。属神的人要起来与肉体争战,要对付肉体,不要让肉体坐大。
二.分段
本书分作三部分:
1.以东必受罚(v.1-9)
神要与以东争战,以东就必受罚。
A.成为微少(v.2)
B.成为低下(v.3-4)
C.被抢夺(v.5-6)
D.被出卖(v.7-8)
E.被剪除(v.9)
*这是属肉体的下场。
2.受罚原因(v.10-14)
A.助纣为虐(v.11)
B.见死不救(v.12)
C.幸灾乐祸(v.12)
D.趁火打劫(v.13)
E.袖手旁观(v.13)
F.落井下石(v.13)
G.赶尽杀绝(v.14)
*这是属肉体的表现。
3.公义的审判(v.14-21)
因为有以上的原因,因此,神要审判、刑罚以东是公义的。
A.万国受罚(v.15-16)
B.以色列蒙拯救(V.17-21)
小先知书第五卷约拿书
约拿书是人最熟悉,但同时也是引起争论最多的小先知书。人常争论它的历史真实性:约拿真的被吞到鱼腹里去吗?他真的曾使尼尼微全城的人都悔改吗?
人也争论他的性格:真有这样一位常向神使气的先知吗?无论如何,主耶稣用他的事作为祂讲道的实例,可见约拿的事迹是真实的。
一.主题
本书的开始给我们看见人的罪,本书的结束给我们看见神的爱。
先知是罪人,尼尼微人也是罪人。神爱先知,祂也爱尼尼微城的人。
四章十一节是本书的钥节:「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神爱罪人就是本书的主题。
神爱罪人这种心意,犹太人不领会,故产生了约拿这真实的故事。
二.分段
本书可以分为两部分:
1.人逃避神的任命(一至二章)
A.神的任命(一:1-2)
B.逃避(一:3-二:10)
2.人不领会神的心肠(三至四章)
A.有果效的传道(三章)
B.不领会爱的心意(四章)
小先知书第六卷弥迦书
当何西阿在北方向以色列国宣讲神的话的同时,在南方也有弥迦和以赛亚向犹大宣讲神的话。以赛亚在上流社会传讯息,弥迦则向一般平民百姓讲话。
一.主题
本书多论到罪恶,刑罚。
本书亦多讲悔改,福气。
故合起来就是本书主题:行恶受罚,悔改蒙福。
二.分段
本书可分为三段
1.犯罪必被罚(一至三章)
A.人所受的刑罚(一章)
B.人所犯的罪(二至三章)
2.将来必蒙福(四至五章)
A.人必蒙福(四章)
B.救主必临(五章)
3.现在要悔改(六至七章)
A.神子民的亏欠(六:1-七:13)
B.神子民当悔改(七:14-20)
小先知书第七卷那鸿书
本书是另一本与尼尼微城有关的先知书。此时亚述正强盛,但勇敢的先知仍率直、严厉的向他们传讲神的话。
一.主题
明显的这是论到尼尼微城的事,同样清楚的是论到他们的罪。
先知毫不含糊的指出,犯罪的必会受罚。
因此,我们可以说,「尼尼微必受罚」是本书的主题。
二.分段
本书共有三章,很天然的分作三段。
1.宣告刑罚(一章)
耶和华神要向尼尼微施行刑罚。
A.慈爱的神施罚(v1-3)
B.无人能挡(v.4-13)
C.神命已定(v.14-15)
2.描写刑罚(二章)
A.强敌临境(v.1-4)
B.王室受辱(v.5-7)
C.虚空荒凉(v.8-10)
D.勇猛消失(v.11-13)
3.刑罚因由(三章)
A.**(v.1-4)
B.邪淫(v.5-7)
C.行恶(v.8-19)
小先知书第八卷哈巴谷书
哈巴谷是另一位身世不详的先知,但他一定是位被犹太人尊重的先知。
这是一卷辩论的书,透过辩论而带出真理。
一.主题
这本书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在讨论公义的问题,神有祂处理公义的方法。
它给人的第二个印象是欢欣,赞美,充满生机。是人明白神处理公义的方法之后的反应。
我们可以借用本书的一句话来作本书的主题:义人因信得生。
二.分段
这本书可分作三段。
1.疑问(一章)
先知质疑神的公义。
2.默示(二章)
神向先知宣示祂处理公义的方法。
3.祷告(三章)
先知明白神心意之后的反应。
小先知书第九卷西番雅书
约西亚继玛拿西之后作王。年八岁登基,十六岁起敬畏神,立志领犹太人灵性复兴,这时,神兴起西番雅来助他一臂之力。
一.主题
本书多论到一个日子。日子这词本书出现十三次,这日子就是耶和华的日子。
本书亦多讲责备,刑罚。在责备之后亦论到赐福。
耶和华的日子是祂忿怒施罚的日子,但亦是祂赐福的日子。
因此,本书的主题是「神忿怒和施恩的日子」。
二.分段
本书共有三章,刚可分成三段:
1.神的忿怒临到犹大(一章)
A.神要惩罚一切的物(v.2-3)
B.神要惩罚一切拜偶像者(v.4-6)
C.神要惩罚一切犯罪的(v.7-13)
D.神的惩罚是可怕的(v.14-18)
2.神的惩罚临到列邦(二章)
A.先知的劝喻(v.1-3)
B.神惩罚非利士(v.4-7)
C.神惩罚摩押(v.8-11)
D.神惩罚古实(v.12-15)
3.神发怒后施恩(三章)
A.责备犹太(v.1-8)
B.施恩给犹太(v.9-20)
小先知书第十卷哈该书
人常经不起打击。特别是为公家的事,为神的事而努力的时候,一有打击就容易放弃。以色列人曾兴高采烈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要为神重建圣殿。却因敌人一再的拦阻,以色列人在受打击之余就放弃,神就兴起先知哈该来鼓励、帮助他们。
一.主题
哈该分五次向犹大的领袖传出神的话,鼓励、督责他们要起来为神建殿。故我们可以简单的说本书是论「重建圣殿」。
二.分段
本书是根据哈该五次向犹太人宣讲神的话分段。
1.第一篇信息(一:1-12)
主旨:要重建圣殿,勿推延,勿等待
2.第二篇信息(一:13-14)
主旨:神同在
3.第三篇信息(二:1-9)
主旨:要刚强作工
4.第四篇信息(二:10-19)
主旨:要圣洁作工
5.第五篇信息(二:20-23)
主旨:勿怕外邦势力
小先知书第十一卷撒迦利亚书
与哈该同时替神说话的另一先知就是撒迦利亚。他与哈该配合,轮番向归回重建圣殿的以色列人说话,打气,扶助他们努力完成圣殿的重建。
一.主题
本书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给人看到以色列悲惨的境况,从当前重建的,预言到末世的。
第二个印象是有许多异象。这些异象多是论到神怜悯以色列,拯救以色列。以色列虽有苦难,神总要拯救。
因此,我们可以说:「神拯救以色列」或「神复兴以色列」就是本书的主题。
二.分段
本书可以分作三段:
1.八异象(一至六章)
第一部分主要是先知看见异象。
A.勿效法恶(一:1-6)
B.乘马车者异象(一:7-17)
——神必再复兴以色列
C.四角四匠异象(一:18-21)
——击打以色列及外邦
D.准绳异象(二:1-13)
——以色列必归回
E.约书亚异象(三:1-10)
——神坚立失败的信仰
F.金灯台异象(四:1-14)
——靠神成大事
G.飞行书卷异象(五:1-4)
——神的话是标准
H.量器异象(五:5-11)
——对付罪恶
I.四车异象(六:1-15)
——刑罚后才能安居
2.四信息(七至八章)
A.第一篇信息(七:1-7)
——虚有仪式
B.第二篇信息(七:8-14)
——不听神话
C.第三篇信息(八:1-17)
——神必复兴耶路撒冷
D.第四篇信息(八:18-23)
——悲哀变喜乐
3.二预言(九至十四章)
A.王的来临(九:1-十一:17)
B.王国的复兴(十二:1-十四:21)
小先知书第十二卷玛拉基书
这是旧约最后一卷书,本是以问答式来说明人性的软弱。神虽多次多方的恩待以色列人,以色列人还是不争气,还是软弱。旧约是以软弱来结束,因这软弱,导至了新旧约之间的四百年黑暗,没有先知,没有神的话语,没有亮光。
旧约证明人人有罪。
一.主题
本书好象其它的先知一样,从各方面论到以色列人的罪。
「以色列的败坏」是本书主题。
二.分段
本书可分成四段:
1.圣礼上的罪(一:1-14)
2.婚姻上的罪(二:1-17)
3.事奉上的罪(三:1-18)
4.当悔改归神(四: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