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全书简单大纲 第二部分历史书
    由约书亚记开始至以斯帖记,一共有十二卷,是被称为历史书。这些书卷记载以色列人由约书亚带领他们进入迦南地,一直到后来他们被掳到巴比伦,并从那里回来为止,前后至少有八百年光景。

    约书亚记到历代志是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前的历史。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及以斯帖则是被掳后的历史书。

    第一卷约书亚记

    一.主题

    读约书亚记一定有一印象,就是论到以色列人怎样经过约但河进入迦南地,像他们以前经过红海时一样惊天动地。

    然后有第二个印象就是他们经过不少战争而夺得这地。

    迦南地是神以前应许亚伯拉罕,要赐给他的子孙为产业的。经过了四百多年的悠长岁月,神真的带领他们进去,并且得了这地为业。

    我们可以给这书一个题目作为本书的主题:承受应许地。

    二.分段

    从这书的分段,我们可以知道怎样承受神的应许地。

    1.进迦南(一至五章)

    想要承受应许地,第一步是先要进去。

    2.得迦南(六至十二章)

    要承受应许地,第二步就要攻取这地。

    3.分迦南(十三至廿四章)

    真正承受应许地就必须把这地分了,成为自己拥有。

    第二卷士师记

    一.主题

    这卷书是论到以色列人进迦南地后的第一个阶段的历史,前后约有四百多年。

    这时期以色列还没有王,由一些称为士师的人管治。士师其实就是民族英雄,是拯救他们脱离敌人欺压的。

    书中提名的士师共有十三位,其中特别记载的则有七位。

    书中记载以色列人因犯罪而带来衰败,受敌人苦害。这些士师则带领他们得胜敌人,而带来太平,兴盛。

    因此,我们可给本书一个题目:士师时代的衰兴史。

    二.分段

    士师记的分段相当清楚:

    1.序言(一至三:6)

    介绍士师时代的背景

    2.衰盛的经过(三:7至十六章)

    为时四百多年的衰兴史

    3.附记(十七至廿一章)

    士师时代堕落的真相:

    宗教上任意而行(十七至十八章)

    道德上任意而行(十九至廿一章)

    第三卷路得记

    一.主题

    路得记是士师时代后期的事迹。

    书中记载路得与拿俄米的婆媳之爱,也记载波阿斯对人的爱,最后记载路得得到爱的归宿。

    士师记给我们看见人犯罪和丑恶。路得记则给我们看见高洁的爱。它是黑暗中的光,是寒冷中的温暖。

    路得意即美丽。路得记中充满爱。

    我们可以给路得记一个题目:美丽的爱。

    二.分段

    路得记可以以路得怎样对待她的婆婆来作分段:

    1.跟随——因爱而作的抉择(一章)

    2.服事——因爱而有的服事(二章)

    3.顺服——因爱而来的顺服(三章)

    4.成亲——因爱而得的归宿(四章)

    第四卷撒母耳记上

    一.主题

    撒母耳记上明显的论到三位主要人物:撒母耳,扫罗和大卫。三位影响以后几百年历史的人物。

    撒母耳是最后一位士师,其余两位则是以色列开国君王。

    撒母耳记上就是记载这段过渡的历史——由士师到君王。

    因此撒母记的主题就是:王国的开始。

    二.分段

    这卷书我们可以以三位人物作分界线:

    1.撒母耳——最后的士师(一至七章)

    2.扫罗——不合用的王(八至十五章)

    3.大卫——合神心意的君(十六至卅一章)

    第五卷撒母耳记下

    一.主题

    撒母耳记下不是论撒母耳的事,它只谈及大卫王的统治。

    它由扫罗死亡,大卫统一全国开始,到大卫年老结束。这书可说是大卫的传记和治国政迹。

    我们可以给本书一个主题:大卫的事迹(或政迹)

    二.分段

    本书的分段也是相当明显的,是以大卫犯罪为清楚分界线。大卫犯的罪虽蒙神赦免,然而恶果却清楚从历史可见,人真是大意不得!

    1.得意时期(一至十章)

    A.统一全国(十至四章)

    B.关心神事(五至七章)

    C.平定四方(八至十章)

    2.失意时期(十一至廿四章)

    A.大卫犯罪(十一至十二章)

    B.家中祸患(十三至十八章)

    C.民心浮动(十九至廿一章)

    D.晚年事迹(廿二至廿四章)

    第六、七卷列王记上、下

    一.主题

    这两卷书本是合起来成为一卷的。

    它是有关以色列国的历史,然而全卷历史却给人有衰败,纷乱和灭亡的印象。它由大卫衰弱写起,中间夹杂着纷乱的南北史,最后以亡国结束。

    这本书的主题是:王国的衰败。

    我个人相信,这是神要我们知道,人不要神治,要人治,结果必定以衰败收场。

    二.分段

    这两卷合起来的分段如下:

    1.二王(王上一至十一章)

    A.老弱的大卫(王上一至二:12)

    B.先盛后衰的所罗门(王上二:13-十一章)

    2.二国(王上十二至十六章)

    A.王国的**(王上十二至十四章)

    B.早期的二国(王上十五至十六章)

    3.二先知(王上十七章至王下九章)

    A.以利亚先知(王上十七至王下二章)

    B.以利沙先知(王下三至九章)

    4.二结局(王下十至廿五章)

    A.北国灭亡前的二国(王下十至十七章)

    B.南国灭亡前的政迹(王下十八至廿五章)

    第八、九卷历代志上、下

    一.主题

    这两卷书也是合起来成为一卷的。内容有许多和列王记相同,但作者目的明显和列王记不同。

    它有长达九章的谱系。它只有大卫,所罗门和南国史。这样的选择材料写历史,无非说明神拣选的系统。

    它以归回为结束,目的是要表明神的拣选没有后悔,没有改变。

    我们可以给本书一个题目:神不改变的拣选。

    二.分段

    这本书可以分成四部分:

    1.谱系——神记念祂的民(代上一至九章)

    2.大卫——神记念祂的仆(代上十至廿九章)

    3.所罗门——神记念祂的殿(代下一至九章)

    4.犹大王朝——神记念祂的约(代下十至卅六章)

    第十卷以斯拉记

    一.主题

    以斯拉记是被掳后的历史书。它论到第一批犹太人从巴比伦回国重建家园的历史。

    它主要是记载所罗巴伯带领这批人回去建造圣殿的经过。也记载以斯拉回去教导人遵守神的律法。

    我们可以给这本书一个主题:重建圣殿。

    人回去重建家园,首要是重建神人关系。神人关系的重建固然在于重建圣殿,也在于重建律法。

    二.分段

    这卷书明显是分成两部分,分别由两位人物作主角,就是所罗巴伯和以斯拉。他们二人各作不同的工。

    1.重建有形的圣殿——圣殿(一至六章)

    2.重建无形的圣殿——律法(七至十章)

    第十一卷尼希米记

    一.主题

    尼希米记是论到被掳归回的犹太人重修圣城的大事。

    圣城是保护,保护人的身家、性命、财产。

    尼希米更非常看重人遵行神的律法。

    真正能保护人的,除了城墙,重要的是遵行神的律法。

    尼希米记的主题是:重建圣城。

    二.分段

    尼希米记也是分成两大部分:

    1.圣城的重建——保护肉身的生命(一至六章)

    2.律法的重建——保护属灵的生命(七至十三章)

    第十二卷以斯帖记

    一.主题

    本书是论到以斯帖的事迹。

    它记载犹太人在被掳到的波斯国,在灭族的危机中,经历了神的保守,化险为夷。

    本书的主题可以定名为:神保守圣民。

    以斯拉记看见神保守圣殿,尼希米记看见神保守圣城,以斯帖记则看见神保守圣民。

    二.分段

    为了易记,本书分成两段:

    1.危机(一至五章)

    2.生机(六至十章)

    A.个人生机(六至七章)

    B.全族生机(八至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