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11—20
    十二月十一日

    祷告的力量

    “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

    多年前,圣经教师和作家迈尔(F.B.Meyer)坐船横跨大西洋时,有人请他去向乘客演讲。一个信奉不可知论的人听到迈尔的演讲――“祷告蒙垂听”后,他对他的朋友说,“他所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信。”

    也就在同一天迟些时候,这个人又跑去听迈尔的演讲,这场的听众是另一批乘客。在前往演讲的地点之前,这个不可知论者的口袋里放了两个橘子。路途中,他从一个正在甲板椅子上酣睡的老妇人身边走过。她的手心向上伸展着双臂。他忽然一时兴起,恶作剧地把这两个橘子放进老妇人的掌心。**过后,他看到这个妇人正很开心地吃着其中一个已剥开的橘子。

    “看起来好象你特别喜欢吃这个橘子,”他笑着搭讪。“确实如此,先生。”她回答道:“我的父亲对我实在太好了。”“你这是什幺意思?”这个不可知论者追问她。她解释道:“我已经晕了几天的船了。我就请求上帝想办法送一个橘子给我。当我正祷告时我忽然就睡着了。等到醒来时,我发现他送给我的不是一个。而且是两个橘子!”

    这个不可知论者一时目瞪口呆,他从没料到迈尔的“祷告蒙垂听”的信息就这样被验证了。迟些时候,他也相信了基督。

    是的,我们的祷告蒙上帝垂听!

    主啊,我们深深感谢你,

    每当我们祷告你就垂听,

    你时时刻刻将我们看顾,

    我们向你呼求你就答应。

    上帝总是赐给我们所求的,

    不然就是要给我们更好的。

    十二月十二日

    事奉他物

    “我所亲爱的弟兄啊,你们要逃避拜偶像的事。”(林前10:14)

    假如你一个星期不得不花26个小时凝视着同样的东西,你会称那东西为什幺呢?假如你迷恋所看到的东西,以至于不愿离开它,那它与你的关系怎幺样的?假如你让它改变你的思考及行为模式,这东西是否太过于有威力?如果你让这东西告诉你什幺是不对的,哪些是上帝不希望你介入的事,那幺这东西是否就可以替代上帝呢?那东西是否就成了偶像呢?

    一般的美国家庭每星期花26小时在看电视上,电视当然不是我们当今社会仅有的偶像,但它是最具影响力的偶像之一。其它可能替代我们对上帝热心的事物是运动、金钱、工作、嗜好或甚至其它的人。也许是音乐、电影或网际网络。

    偶像会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出现,并且会控制我们的生活。此时,我们应再看看上帝对以色列人民的愤怒,了解他对偶像的看法。以色列民事奉巴力和亚舍拉(士:7),而“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8节)。

    让我们查看一下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我们是否将我们的忠诚给了它物,而不是创造我们的全能的主?我们除了他以外,不可事奉其它的事物。

    这属世的种种神明是空虚和徒然,

    它们永远不能赐给我们心灵平安;

    只有那唯一真神配得我们所有的爱――

    愿我们永远不离开他,永和他相伴。

    凡取代上帝的东西就是偶像。

    十二月十三日

    好心没好报

    “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撒上12:23)

    撒母耳时代的历史背景并不是波澜壮阔的,然而撒母耳却是一个像珠穆琅玛峰一般的人物矗立在这段历史上。作为上帝的预言者,他审判人民。由于以色列实施神权政体,撒母耳等于是王,他尽忠尽职,为上帝和人民而奉献。

    但以色列人民希望和周围列国一样,有一位真正的国王(撒上8:5)。所以他们要求撒母耳下台,这伤了撒母耳的心,他了解到人民是多幺的不服从他(撒上12:17-19)。

    撒母耳可以对新国王和叛逆的人民置之不理,但他反而说:“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23节),撒母耳为什幺这样说?他知道他虽然遭受拒绝,另一道门却仍然为他而开――代祷的门,他的反应显示了他对上帝的虔诚,他仍敬爱上帝,仍关心上帝的子民。当我们想服务别人,却受到拒绝时,我们千万不能以牙还牙,以免得罪耶和华。我们反而要靠着上帝的恩典,真诚地为那些不珍惜我们付出的人代祷。

    为爱付出却遭蔑视,对你伤害有多深?

    不要绝望――

    这时你须用圣灵充满的眼光去看他们,

    以祷告去爱冒犯你的人。

    要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十二月十四日

    只见巨人

    “惟独我的个人迦勒,因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民14:24)

    摩西差派十二个探子,花了四十天去刺探迦南地。当他们回来时,除了迦勒和约书亚,其它的十个人都做了非常悲观的报告:“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民13:33)

    这些没有信心的人看到的只是困难和挫败。是的,那些巨人是很高大,但是以色列人的神岂不比那些外邦人更伟大吗?他们怎幺能如此轻易忘记上帝是如何在旷野引领他们的呢?

    后来,那十个探子满怀疑虑地死在旷野,而约书亚带领百姓进入了应许之地。迦勒呢?因为他有与众不同的心志,上帝祝福他,也带他进入那应许地,并专心致志地跟从上帝(14:24)。

    试想有两个气球:一个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飞不起来,另一个则充满了氦气立刻升上高空。与此相同的:如果我们心中充满疑惧,就无法满怀信心去完成上帝交托给我们的任务。

    我们需要更多的迦勒――愿意跟随上帝的引导,因为他们心中充满圣灵。你是满有信心的迦勒吗?还是一个只看得见巨人的动摇者?

    信心,大能的信心能看见应许,

    并且单单仰望神,

    嘲笑那些不可能,还呼喊着:

    “一定能做到!”

    心怀恐惧,寸步难行,全心信靠,绝处逢生

    十二月十五日

    少数人的力量

    “珊迦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士3:31)

    上帝常常通过少数几个软弱的人完成伟大的事情,这样我们便显得卑微,而更能荣耀我们的主。我们所赢得的一切胜利只能归功于他的大能和引导。

    以珊迦为例,他除了赶牛的棍子和耶和华,没有任何可依靠的东西。棍子的一端是尖的,用它来赶牛。但他并不望难怯步,他信靠上帝勇往直前,杀了六百名非利士人,赢得巨大的胜利。

    有人讲了以下的故事:“挪亚造方舟的时候,他只靠自己一人,但他赢了。约瑟被他的兄弟卖到埃及去的时候,他也是只身一个,但他赢了,以色列勇士基甸和他的三百名随从以破瓶和火把驱赶米甸人时,他们只是少数,但他们赢了。”

    你也是只身一人,但你也可以发出巨大的力量,你也许以为自己能力有限,无可贡献,但如你服从上帝的意志和圣灵,他就会使用你。

    不要气馁,或怀疑自己卑微的地位或才能。记住,伟大的事是依靠上帝的大能才能完成的。

    上帝使用软弱,

    彰显他的大能。

    所以如果我们让他透过我们工作,

    我们就会看见他的大能。

    我们有限的能力彰显上帝无限的大能。

    十二月十六日

    不可思议

    “上帝叫死人复活,你们为什幺看作不可信的呢?”(徒26:8)

    如果耶稣没有从死里复活,我们的复活也只能是天方夜潭,生命也会变得完全没有意义;如果生命只是屈屈数年的哭泣多于欢笑的岁月而已,接着就是无尽的黑暗。我们一定也会有和保罗一样的感觉:“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

    然而,复活并不是一种不可思议、异想天开的想法。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复活的例证。例如,埃及的菜豆被埋葬了三千年,它在1844年6月4日被挖掘出来。几天后这些豆子就发芽破土而出。这是一个埋葬了三千年后的复活,这是一个何等奇妙的例子!

    保罗曾对亚基帕王提出一个百思不解的问题:为什幺有人难以相信上帝能叫死人复活呢(徒26:8)试想,上帝在捏好的泥土上吹一口气,就创造了一个人(创2:7),为什幺还有人不相信这位同样的上帝可以叫人从死里复活呢?

    然而,耶稣的复活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他非凡的一生终结在坟墓里,那才是令人无法置信的。哈利路亚!基督已经复活!

    亲爱的主耶稣从坟墓复活,

    把仇敌,罪恶、权势胜过,

    主耶稣复活胜过黑暗罪恶,

    从此永与圣徒掌权在天国。

    只有复活的救主能够使人复活重生。

    十二月十七日

    身陷困境

    “我的嘴唇要颂赞你。我还活的时候要这样称颂你。”(诗63:3-4)

    当我们身陷困境时,往往无心赞美上帝。但要知道,越是身陷困境,我们越要彰显上帝的大能,这是我们赞美上帝的一个重要因素。

    诗篇作者大卫深明个中道理,并付诸实践。他为躲避杀他的人逃到旷野中,在那里他写下了诗篇第63篇。英国布道家查理·司布真(CharlesSpurgeon)(1834-92)称这首诗为“野地里的赞美诗”。其内容适用于任何时候、任何一个处于恶劣环境中的信徒。

    司布真是这样描述大卫的赞美诗的:前八节他对上帝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心。其余的三节预言他的敌人将被击败。从第一节至第八节,我们发现至少有16处的经文表达大卫对上帝的爱与信赖,显示大卫对上帝的信心。他说:“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7节)“你的右手扶持我。”(8节)

    当你身陷困境中时,你是否渴望上帝能救你脱离苦难,然后你才会赞美他?为什幺不像大卫那样,在获得胜利之前就赞美上帝。现在,就赞美主吧!

    经历生命中的各种变迁,

    不管处于坦途还是磨难,

    让我用我的心和我的口,

    不住地向上主发出赞美。

    现在是赞美主的最佳时刻。

    十二月十八日

    弱中带刚

    “他们软弱变为刚强。”来11:34

    有个很有自信的人曾告诉我:“我的生活秘诀就在于尽己之全力,这秘诀一起很管用。”很显然,这人从未遇到我所经历的困难。当时我残破的生命就是一个大大的“不管用”。就算“尽己之全力”也无法解决问题。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寻求自身以外的帮助。

    自那日起,上帝开始教导我每日倚靠他。渐渐地,我体会到作者在希伯来书11章34节所描述的:“他们软弱变为刚强。”不久,保罗的见证也成了我的见证:“**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后来,每日倚靠上帝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他指教我,他要我加入他的事工,并赐给我服事的能力。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倚靠上帝,完成了许多看起来以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工。这些生命中的挑战也使我想起一句格言:“藉由有上帝的帮助,我们能做到没有上帝所做不到的事。

    你觉得自己软弱吗?如果是的话,请开始学习倚靠上帝,聆听他的教导,而不只是倚靠自己。当你如此做的时候,软弱便能成为造就你的因素,你就不会被软弱摧毁。

    “上帝为我们好”,这是蒙福的想法,

    他的恩惠在我们软弱的时候成为随时的帮助,

    他了解我们所有的呼求,

    是我们内在的力量。

    要体会上帝的力量,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软弱。

    十二月十九日

    内在的瑕疵

    “耶和华必成全关乎我的事。”(诗篇138:8)

    每个人都有个性上的缺陷及性格上的弱点。我们从自己身上可以看到罪恶的倾向,诸如自私、易怒、没耐性及记仇等等。假如我们的缺点使我们更加地倚靠耶稣,这就是我们的祝福。当我们知道我们的弱点并寻求上帝的帮助时,就能体会到他的慈爱和力量。

    我们就生活在这种不完美与不断改进之间。拿水晶的形成做个比喻,它由珍贵的矿物及石头所组成。每种矿物及宝石都有自身特殊的形状及外表,此外,它们都是由许许多多原子完美地排列而成。然而,这些基本要素中的某一个会偶尔超出正常排列。令人奇怪的是,这些“瑕疵”或不完美反而给予宝石最美丽的特质。

    你是如何看待你的过失与缺点呢?不要让它们使你闷闷不乐,反而要诚实地面对,并且把它们交托给主。

    诗篇作者说:“耶和华必成全关乎我的事。”(138:8)信靠他,把你内在的缺点变成美好的品格吧。

    我们的躯体是属土的器皿,

    单薄、脆弱、容易损坏;

    当我们表现上帝的恩典时,

    上帝接受我们的欢呼爱戴。

    唯有上帝能把罪恶的灵魂变成恩典的杰作。

    十二月二十日

    不只是包装纸

    “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约12:27-28)

    每年的圣诞节,詹姆士·巴克思特都看着人们撕开他公司的产品,然后随手丢掉。所有花在创意设计及精心制造的努力,就在瞬间消失了,但是他并不感到遗憾。这位美国最大的圣诞节包装纸制造商说:“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产品被搁置在储藏室里。”

    像包装纸这样的产品,给圣诞节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意义。当上帝差遣他的圣子来到这世上,他的目的并不是要送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包裹,供我们欣赏而已。耶稣心甘情愿地离开他在天上的荣耀,道成肉身来到地上,他知道他最终会为我们的罪而死。当他谈及十字架的死亡逼近时,耶稣说道:“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幺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约12:27)

    救主的目标是牺牲,而不是自我保留。他完成这个目标为的是上帝的荣耀。

    在这季节里,仔细思考一下这包装纸的功课,当你想起包装纸如何被撕开,把礼物显露了出来,让它提醒你,因为救主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所以你才能够得到永生,那是上帝无价的礼物。

    听啊!天使的号角响起,

    “荣耀归于新生王,

    恩典临到平安到;

    神人此后能和好。”

    耶稣诞生,使人才有可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