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日
自我鉴察
“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我的工作常需要采访人。我常常问他们:“你是如何成为一个基督徒的?”
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呢?你能给我一个清楚而有圣经根据的回答吗?
也许现在正是你弄清救赎的基本道理的时候。这不是为了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让你清楚自己的的确确是上帝的儿女。
请问你自己这些问题:
我是否承认自己犯了违背上帝的罪?罗马书3章23节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因为我们的罪,使救赎变得如此重要。我们需要被饶恕。
我是否承认主耶稣是为了赎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我是否已经接受他为个人的救主?(罗10:9-10)救赎不是尝试让自己活得像主耶稣一样,或相信他是好人,而是接受他为我们的主。
我愿意过让主喜悦的生活吗?这可证明我们对他的信靠是真诚的(约壹2:3-6)。
你知道自己得救吗?这是你要回答的至为重要的问题。
我是个罪人我需要主,
我蒙救赎并非自己的功劳;
是基督的大能和大爱
让我有永生的盼望。
主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重要的。
六月二日
乔装的偶像
“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约壹5:21)
当我们听到偶像这个词,就会联想到一个被膜拜的人或动物的塑像。例如,我们会联想到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不久就铸造的金牛犊(出32:1-6)。我们知道上帝对这些偶像深恶痛绝,但我们是否可能在不知不觉地崇拜偶像呢?
我曾看到一则报导,有一个女人把自己的汽车爱护得像陈列品一般。一天晚上她的车库着火,她的邻居不得不阻止她冲进火里救她的车。当汽车爆炸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几乎为车子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她的汽车已经变成了她的偶像。
一个更为狡猾的崇拜偶像的方式是要藉着参加教会的活动来维持自己属灵的声誉;或是一个人不断地给自己已经装饰过度的家再增添多一件“小玩意”。除上帝外,如果任何东西成为我们生活焦点的话,就成了偶像。
在歌罗西书3章5节,保罗指出贪婪是一种偶像。他劝告我们摒除旧我陋习,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在生活中以基督为楷模(10节)。
什么是你生命的焦点?答案或许会令你感到意外。
不要让丝毫的隙缝,
存在于我和主之间,
任何替代主位置的东西我不爱
因为主是我的一切。
任何取代上帝的东西都是偶像。
六月三日
抬头仰望!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应当仰望上帝,因我还要称赞他。”(诗42:11)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情绪低落沮丧的时候,诗人大卫也不例外。他在谈到自己切身的经验时,呼喊道:“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上帝。”(诗42:11)这是对所有气馁的人的最好提醒。
使徒行传记载了使徒保罗生命中的一段经历。他当时搭乘一艘开往罗马的船,途中遇到了猛烈的暴风,几乎所有的乘客都要被卷入大海。
但是主的使者在夜间显现,向保罗保证船上没有一人会丢掉性命。保罗相信这个信息,于是向同船的人说:“众位可以放心,我信上帝他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徒27:25)保罗就像诗篇42篇的作者一样,把主权交托给上帝。
尽管你可能感到害怕和气馁,但只要仰望天父,就会找到值得振奋的理由。请记住大卫的提醒:“应当仰望上帝”,然后与使徒保罗一同说:“我相信上帝!”
下次当你感到郁闷时,记得抬头仰望他!
抬起你的目光,沮丧的人!
主耶稣将会帮助你,
新的力量从他而来,
他说:“到我这里来安息!”
当你找不到出路的时候,
请抬头仰望通天的路!
六月四日
活出胜利的光彩
“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
茱莉结婚才一年就患上严重中风,使她既不能行走也不能讲话。她的父母为了还给她丈夫马克自由,便主动提出负担照顾她的责任。但是马克拒绝了。二十五年如一日,他一直深爱并照顾着茱莉。
许多人可能为马克感到可惜,认为他放弃了即时享乐的大好人生实在太愚昧。但是马克不需要他们可怜,因为他对基督有坚定的信心。
身为基督徒,每当我们想到上帝在我们爱他之前就已经在爱我们时,我们的心就充满了对上帝的爱,且愿意心甘情愿地顺服他。我们与上帝之间的爱使顺服成为一种喜乐而不是束缚。不信的人会问“你失去这么多怎能快乐得起来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从永生的角度来对待人生,因为我们已在上帝中重生。正如约翰写道:“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上帝赐给信服他的人信心。他的赏赐胜过世界所能给我们的任何东西。他使我们成为得胜者。
因为确知他的爱并凭信心而行,我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活出胜利的光彩。
虽然生命中时有痛苦,
但在基督里的信心使我们看见,
若甘心顺服他的话语,
他就赐下喜乐生命。
降服于上帝就是得胜。
六月五日
短暂或永恒
“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8)
古代的七大奇观确实是非常神奇!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类英才之创作,包括建于西元前350年的摩索拉斯皇陵、以弗所的亚特密丝神庙、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托勒密国王在亚历山卓附近所建之灯塔、高达100尺,被称为罗得斯岛巨像的阿波罗雕像、奥林匹亚城中40尺高的宙斯雕像,以及埃及的金字塔。
这些不寻常的成就中有六个已经被摧毁了——托勒密国王灯塔被地震所毁,其他五个被掠夺者所破坏,只剩下金字塔叫我们叹为观止。
我们也许会对这七大奇观发出赞叹,但从它们的兴衰我们也不能忘记在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我记起站在渡轮的船尾望着纽约市的高楼大厦时,我想起了一首诗歌中的歌词:“石上之石,这些都将会毁坏,但你的国度与宝座永垂不朽。”
希伯来书的作者说:“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上帝。”(12:28)这经文和诗篇102篇帮助我们能正确洞察短暂与永恒。
渺小浮生,飘向无涯尽处,
世情欢乐,转瞬都成过去;
四周所见,都是风残变故,
恳求不变之神与我同住。
紧紧抓住永恒的事物,轻握那些短暂之物。
六月六日
信仰的跋涉者
“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来11:9)
在圣经中,信仰生活常被描述成一种旅程(创17:1;诗84:11;加6:8;罗8:1;加5:25)。对许多人来说,基督徒的人生有时看上去是一种缺乏灵性,无所作为的缓慢跋涉的旅程。但字典却把“跋涉”定义为“缓慢而不屈不挠地前进。”
在上帝引导下的人生旅程中,最早的两个跋涉者是亚伯拉罕和撒拉。他们信靠上帝的应许,尽管这应许当时看不见直到多年后才实现(来11:8-12)。
另一个成功的跋涉者之楷模是威廉·凯瑞(WilliamCarey)。凯瑞曾是制鞋匠,正是靠“不屈不挠”的跋涉精神,他后来成为一个学者,语言学家,及现代宣教之父。他生活的座右铭是:“盼望上帝之神迹;尝试上帝之大事。”然而,他晚年清楚地表示:“我去世后,假如有人认为值得为我写传记的话,我会给你一个衡量的标准。如果他说我是个跋涉者,他的评价是公平的。任何超越此说的东西都是言过其实。”他接着说:“我能够跋涉,一切归功于此。”
你正在用信心耐心地履行上帝赋予你的责任吗?或者你想放弃这种责任?上帝期待你在人生旅程中成为一个有目标的跋涉者。抓住上帝的应许,持定目标,你的“跋涉”之苦就不是徒然的,不要忘记,上帝是你人生旅程中的同行者。
跋涉人生旅程,
基督导我前行;
诚信步主脚步
何忧跋涉艰辛!
世人看重速成,上帝看重你一生之久的信靠。
六月七日
良心与后果
“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我们决不侍奉你的上帝。”(但3:17-18)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良心的问题。我们必须在上帝喜悦和投己所好之间做出选择。
政府官员也许会受引诱接受贿赂,做出不道德的决定,职员有时被指示虚报数字或做假报告,学生常遇到作弊和抄袭的诱惑。
身为基督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诸如此类的问候,便是良心的测试。这种测试能帮助我们看清自己,是否真正具备上帝要求的正直。我们知道,选择有好或坏的后果,但当我们必须决定如何做时,真正的考验就来了。
怎样才能保证不做错误决定呢?相信上帝在我们不计后果地抉择做正直之事时,他会保护我们。
在但以理书3章中,沙得拉及他的朋友决定不拜金像,是因为他们相信上帝。他们说即使上帝不来解救自己,他们还是要信靠他(17-18节)。
当我们面对良心的考验时,坚持做合乎上帝旨意的事,而后果则让上帝决定。
即使道路崎岖荒凉,
终点也遥远不得见;
或坚强或疲倦,要勇敢行走――
信靠上帝并做正确的事。
让上帝的话引导你的良心,
成为你抉择的指南。
六月八日
敬畏上帝
“我们的上帝乃是烈火。”(来12:29)
我曾多次和人们谈论敬畏上帝的必要性。听到的回应往往是:“你不是真的惧怕上帝吧?我绝不会相信一位令人惧怕的上帝。”
确实,我敬畏上帝,我不怕承认这点。就像我也怕水,从不想忘记河流、湖泊或海洋具有夺人性命的力量。但那并不意味我不喜爱钓鱼和游泳。
以个人的经历来说,我记得小时候父亲爱我,处处为我着想,也知道我爱父亲,需要父亲,但对他总是心怀畏惧。我尊重他为父的权威也喜欢他宽厚的肩膀,却害怕他纠正我做错事时的方式。
我与上帝的关系也是如此。我敬畏他和他的圣洁,我爱他并希望亲近他。我爱他所爱,憎他所恶。我愿意在生活中敬畏他胜于敬畏任何人。撒但和人可以毁灭我们的身体,但上帝是“烈火”,他“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太10:28)我敬畏上帝渴望亲近上帝,但不敢让上帝替我担忧。
我们惟有敬畏上帝时,才能真心地爱他。而只有那样的爱不断地增长,才能保证我们对上帝存有正确的敬畏。
敬畏上帝的人
必尊崇、信靠和亲近上帝,
认知他是权能的主,
顺从遵行他的律法。
敬畏上帝你就无须惧怕任何事情。
六月九日
享乐之果
“我发觉嬉笑是狂妄,享乐毫无益处。”(传2:2,现代中文译本)
在传道书2章2节中,用了两个词描写追求享乐而不顾及上帝的生活方式。第一个词“嬉笑”意指“虚假的喜乐”,实际上是一种纵情“狂妄”。
我16岁时便亲眼见过这些字的实情。当时和我一起在肉品市场工作的人经常酗酒。他们伤害自己的健康,甘受无谓的痛苦。星期一他们总是带着病态困容来上班,无法有效地工作。但星期六一到,他们又重蹈上星期的疯狂。
几年之后,我看到《传道书》中另一个词“享乐”,即“刻意追求欢乐”在生活中的实例。有个年长的生意人,小心翼翼地建立起自己成功的事业,并拥有享之不尽的财富。他却告诉我他一点也不快乐,他觉得自己的子孙不爱他。他还恐惧此生将尽。他似乎在寻求喜乐,但缺乏子孙爱的生活和死亡的忧惧使他“乐”中生“悲”。
在尝试追寻各样的欢乐之后,所罗门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是虚空,都是捕风”(11节)。圣经教导我们,享受生命并不是罪恶,但只追求享乐生活,其最终结果必是“空虚”的感叹。
你是否把上帝摒弃于自己的生活之外?以基督为你人生的标竿,体验人生最大永不有“空虚”之叹的乐趣。
我愿能像耶稣,
不求虚假的快乐;
我愿能像耶稣,
看见永恒中的荣耀。
追求虚假的享乐是把基督挤出你的生活。
六月十日
尽力行善
“基督为我们献上自己,救我们脱离一切邪恶。”(多2:14现代中文译本)
我所参加的教会,主日清晨的崇拜常以约翰·卫斯理作词的一首诗歌来结束。我们唱道:“尽你的能力行善、尽你的全力、用各式各样的方法、随时、随地向任何人行善、只要你能行――尽你的能力行善。”我欣赏这些歌词,因为我将它视为一种挑战,要像耶稣一样生活,“周流四方,行善事”(徒10:38)。
保罗给提多的书信中,有几处提到行善。他告诉我们一个教会的领袖应当“喜欢做好事”(多1:8,现代中文译本)。基督徒应当“热心行善”(2:14,现代中文译本)并且“随时随地……做各样好事”(3:1,现代中文译本),信上帝的人应当“热心行善”(3:8,现代中文译本)。
渴望实现与上帝个人接触的人无处不在,而我们作为基督徒可以为此做贡献。当我们信靠基督为自己的救主时,他的爱作为美好的礼物就赐给了我们。而这礼物从来不只是让我们独享的。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凡事都用爱、仁慈、帮助和医治把这份礼物与世人分享。
“尽你的全力行善”是基督徒皆宜的每日主题歌。
跟随主的脚步
以他为行善的典范,
让全地成为敬拜天父的圣殿,
让每个爱的生命成为一首感恩的诗篇。
没有善行的一天是生活中失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