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1—10
    十二月一日

    你爱这个世界吗?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3:16)

    每一个基督徒都很珍惜“上帝爱世人”这句话,但如果不去深刻体会,我们会因为对这句话太过熟悉而不懂得为它的真意感恩。有一年的圣诞节,我收到的一张卡片使我察觉到自己不懂感恩。那卡片上写着:“上帝依然爱这世界!”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把那张卡片贴在厨房的墙壁上,好提醒自己:上帝的爱永远长存。

    约翰福音3章16节强调:上帝对这世界无止境的爱,促使他差遣自己的儿子来完成救赎。然而“世界”究竟代表着什幺呢?上帝所关心的不仅是遭到污染的地球,他更关心每个地球居民的灵魂,跟随基督的人要像他一样爱这世界,并知道在这世界有许多迷失的人,需要听到福音。

    一个成熟的基督徒问一个满腔热情的年轻信徒说:“你是不是很喜欢向人作见证?”“对!”他迫不及待地回答。“但是当你向人作见证的时候,你爱那些人吗?”他又更深入地问,因为他知道有人在作见证的时候,可能并不爱那些人。

    让我们也小心不要把传福音当作例行公事,而没有真正去爱我们谈话的对象。若没有上帝的爱来激励我们,我们的见证将失去能力。

    若对迷失者宣扬上帝,

    心里却没有对他们的爱;

    就难表达出主的真理,

    你的言语必苍白无力。

    爱基督的人,必然也会爱那些迷失的人。

    十二月二日

    宠物般的罪

    “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5)

    莎莉是一只缅甸巨蟒,它成为罗密欧家的宠物已有八年了。当它被带回来的时候,它只有一英尺长。后来莎莉越长越大,直长到11英尺长、80磅重。一天莎莉缠绕住十五岁的德黎克,勒住这个毫无警觉的少年,直到他窒息而死。警方说,当他们抵达现场调查这个年轻人的死因时,这条蛇“非常具有攻击性、发出嘶嘶声,且反抗不已。”

    罪就像这条蛇。当罪刚开始进入我们的生命时,我们觉得它根本就没有妨害,甚至还蛮可爱的。不过它不会一直这幺小。罪有它成长的方式。开始时,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控制它,但却反而被它控制。而且罪的最后结局一定是走向死亡――肉体的或情感的死亡,也可能导致关系的死亡。

    如果不认罪、不弃绝罪的话,罪会带来灵性的死亡。那是为什幺,耶稣警告我们说:“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5)他这幺说的目的不是要破坏我们的乐趣,而是要使我们享受最深的喜乐。

    倘若你在生命中的芝麻小罪玩乐的话,上帝劝你要谨慎小心。这是生死悠关的大事。

    一点小罪有何妨?

    任其发展一变二。

    偶试日久成习惯,

    保守你心免遭袭。

    玩弄罪,就会招致灾祸。

    十二月三日

    屡败屡战

    “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诗37:24)

    1988年,保罗·伟利参加了在卡加立举行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花式溜冰比赛。临出场时,在现场两万多观众以及电视机前数百万观众面前,伟利变得非常紧张。接着,他第一次跳跃出了差错。他写道:“突然间,我的手碰触到冰,冰刀不稳。我开始失去平衡;现在我知道是怎幺回事:我在往下掉落。当我摔倒在冰上的时候我只听到同情的叫声,仿佛有百万声响齐发。”

    伟利面临着一个抉择:要幺一蹶不振彻底放弃,要幺竭尽全力地完成比赛。就在这时候,有一节经文跳进他的心中:“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诗37:24)他继续照常表演,并决定溜冰是“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西3:23)在表演结束时,观众为他的勇气和毅力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跟随耶稣的时候,我们也可能遭受重击而失足。所爱的人过世、失去工作、或者没有得到升迁。我们可能陷入罪中而感到沮丧。跌倒是一回事,放弃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我们再次爬起来,确认我们对基督的信仰,并继续服侍他,就不至于“爬不起来”。

    成功是坦然地面对失败,

    从疑云阴霾中走出来,

    面对最重的一击,仍坚持下去,

    情况越糟,越是不放弃。

    成功就是爬起来的次数比跌倒多一次。

    十二月四日

    大团圆

    “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

    (帖前4:17)

    十九世纪的布道家慕迪很喜欢讲一个故事。一些渔夫们冒着生命危险去遥远的亚德里亚海捕鱼,在他们度过漫长又充满危机的一天之后,当夜幕降临时,他们的妻子守候在海边等待丈夫的归来。

    她们站着那里等候,她们会唱起一首熟悉的圣诗的第一节,接着就停下来,全神贯注地聆听。当她们听到随着风浪传来的第二节男人们的歌声时,她们就知道他们一切平安。

    慕迪说,“如果仔细倾听,我们也许也会在这个充满暴风雨的世界里,听到一些我们所爱的人从远方传来的轻声细语。”当他想到救主的再来并会和所爱的人相聚时,他几乎能真切地听见他们所传来的回音“在时光的流沙中播放音乐”。

    我喜欢这幺想:不仅我们想见那些先我们而到天堂的所爱之人,他们也正在殷切等待着与我们重逢。当这些日子来临的时候,我们“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帖前4:17),或者我们穿过死亡的幽谷,走向美好盛大的团圆。喔!那是何等的喜乐啊!

    再与阔别亲友天家相见,

    喜乐如江河环绕我身边;

    更可常见救主和悦笑脸,

    那是我永远无比的荣耀。

    死亡无法使在基督里合而为一的人分开。

    十二月五日

    由内而外

    “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7:23)

    一位传道人在一次讲道中把水装在玻璃杯中,放置在他前面的桌子上。讲道的时候,他用拳头重击桌子,使水都溅出来洒在桌面。然后他解释:“你会面临许多困难,记住当你碰到的时候,你里面是什幺,溢出来的就是什幺。”

    那确实值得令人深思,不是吗?我们被苛待或误会的时候反应如何?是以爱心的言语、耐心、仁慈来响应吗?还是用愤怒报复对方呢?

    我们在以弗所书4章17-32节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得救前后的对比。我们若受圣灵管理,可以从面对生命中突然临到试炼和试探的响应方式显现出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令人难堪或尴尬的情况正好是我们在恩典中成熟度的最佳测试。

    我们也有可能会压抑挫折与愤怒而表现出一副未受干扰的样子。但如果我们的心充满救主的爱,就能够以耐心和仁爱来响应接踵而来的意外试炼。就像装满水的玻璃杯,我们里面是什幺,溢出来的就是什幺。

    主啊,帮助我远离罪恶与羞耻,

    以免我羞辱你的圣名;

    愿我的生命使所有人看见

    救主的大爱藉我彰显。

    (箴4:23)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十二月六日

    工作与盼望

    “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要安静做工。”(帖后3:12)

    大多数人一生从事过各种不同的工作,有些令人喜爱,有些则提都不想提。我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时,也做过许多工作,包括收破铜烂铁、挨家挨户发送广告小册子、洗碗盘、当建筑工人以及卖衣服等等。

    即使我们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却也强过无所事事,并且工作能给我们的人生赋予意义。而当我们不只是为薪水,而是为得到主的认同时,我们的工作将更有价值。

    英国诗人柯立芝提及工作与其价值时,曾说:“没有希望的工作,如以筛子盛美酒;而没有目标就没有希望。”他建议我们把希望放到工作中,使其变得有价值。但要到何处找希望呢?

    圣经给了我们启示,歌罗西书3章23节说:无论做什幺,都要“像是给主作的”,因为从他那里,我们必得着基业为赏赐(第24节)。并且我们辛苦劳碌作工,行善而不丧志。(帖后3:6-15)

    若你能在工作上荣耀主,成为众人的榜样。那幺无论你从事哪一种工作,都会有“真正的希望”。

    主啊!求你赐我力量,

    完成你所托付我的工;

    使我能竭尽心力,

    免得你名受亏损。

    每日事事为主作,其价值存留至永恒。

    十二月七日

    除草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罗6:12)

    在院中除草是件苦差事,不管是挖藤蔓或是拔除蒲公英,想要胜过上帝在伊甸园中所下的咒诅,的确困难重重(见创3:17-18)

    当土地又干又硬时,是很难拔除杂草的,但当大雨润湿土地后,便能容易地除草。同时我也注意到刚长出的嫩草比较容易拔除,而越老的就越难以拔除了。

    坏习惯就如杂草一般,越久越改不掉,若能早点改掉,或有颗柔软的心能感受上帝的爱时,其成功的机率便非常的高。

    保罗曾提到过上帝对我们的大爱和丰富恩典(罗5:20-21),这些真理就像雨水般,能软化我们刚硬的心田。而当我们看见耶稣舍命,乃是为了使我们脱离罪的刑罚和辖制时(6:1-14),我们便能积极地对罪恶展开凌厉的攻势。

    消极的信仰并不能除掉你的坏习惯,信心必须实际地应用这些真理。“除草”是种持续的痛苦过程,往往要经历一连串的失败之后,才能有最后的成功。

    你有需要拔除的杂草吗?

    纠缠我们的罪,

    切切不要轻忽;

    若不及早除去,

    你将被它刺透。

    坏习惯像太软的沙发,坐下容易起身难。

    十二月八日

    “把皮剥掉!”

    “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弗5:20)

    这是个有关一位母亲带她四岁大的女儿,一起逛市场的故事。当这名小女孩盯着一大堆橘子时,小贩大方地从桌上拿了一个橘子给她。妈妈问女儿:“你应该对这位好心的叔叔说什幺呢?”小女孩看了看手中的橘子,然后把橘子递给小贩:“把皮剥掉!”

    感恩的心是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学到的,一个四岁的小女孩的行为是可以被原谅的,但同样的事若是发生在大孩子成年人的身上,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和不知感恩。

    有时我们对上帝恩典的态度也是如此,不仅不知感恩,并且企求更多。

    对上帝心存感恩,可帮助我们渐渐走向属灵的成熟。保罗在写给以弗所众圣徒的书信中提到,跟随基督所将面临的挑战包括“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弗5:20)

    今天让我们来献上对上帝的感恩,不要抱怨我们所没有的;不要对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平产生愤怒;不要为自己求更多的东西。

    以“谢谢您!”来替代“把皮剥掉!”吧。

    有些人只会盯住玫瑰的刺,

    却看不见任何美丽的花朵;

    有些人却能从每个花刺中,

    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花朵。

    不要为口袋里的东西,

    而是为你内心所有的,献上感恩。

    十二月九日

    与人同泣

    “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12:15)

    这是关于一个有颗仁爱之心的小男孩的故事。他的隔壁邻居是一位新近丧妻的老伯。这个小男孩看到老先生在哭,就爬到他的膝上,静静地陪着他。

    后来,他母亲问他对那位悲伤的邻居说了些什幺。“什幺也没说,”小孩回答道:“我只是帮他一起哭。”

    有时,对那些悲痛至极的人们,我们所能做的无过于此。我们常常想说一些有智能、有帮助的话,但这些话的价值却远不如陪在悲伤人的身边,握着他们的手,与他们同泣。

    帮助其它信徒的一种方法,就是“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12:15)。耶稣在拉撒路死后去探访马大和马利亚时,就表现了这个原则。他感受到马利亚对其兄弟拉撒路之死的绝望,就与他同哭,分担她的悲伤。(约11:35)。旁边的人注意到了就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第36节)

    对那些正在经历人生最悲痛孤寂之路的人,有时候我们所能提供的最好帮助就是“与他们同泣”。耶稣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与人同泣”之重要。今天是否有人需要你的泪水呢?

    发自内心的泪水传达了爱,

    这是言语无法达成的功效。

    泪水就像在说:“我要分担你的痛苦,

    我明白你内心的需要。”

    悲哀同担,负担减半。

    十二月十日

    更高之地

    “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西3:1)

    一个飞行员飞越阿拉伯沙漠并且在一个绿洲降落加油。当他重新启航时,在他快速飞越一个多山的地区时,他听到身后一个抓咬的噪音。那声音听来像似一些动物已经跑进机舱里面。当时他相当惊骇,因为他知道任何一只动物咬掉电线都将造成飞机严重失控。但在那崎岖的山区,他找不到地方可以降落。

    接着这个飞行员产生一个念头:他加速航行,向上攀升,直到飞机飞入云际,咬和抓的噪音消失为止。后来,他在一个机场着陆,他发现一只很大的沙漠之鼠,是他先前在绿洲加油时趁乱偷偷爬进来的。但是这个不速之客已经死了!一开始它还习惯于舱内的环境,就如同沙漠一般。但是当飞机爬上更高的海拔时,它就招架不住了!

    这就好象我们的灵性生活一般。当我们灵性向上飞越“亲近上帝”(雅4:8),就得把自己的恶欲、自私和贪婪等诸多罪性治死(西3:5)。旧日的生活模式再也不能保存。

    “当求在上面的事”(西3)。当你把自己和上帝的关系拉得越来越近时,你也就越能够把罪恶丢在背后!

    求主扶助使我竖立,

    因信站在属灵高原;

    使我逐日所处地位,

    较之往日有进无退。

    我们居住在这个世界上,

    但不能让它主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