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一日
乌龟的见证
“快跑的未必能赢。”(传9:11)
还记得伊索寓言里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兔子夸口它是森林里跑得最快的动物,当它向其它动物挑战时,只有乌龟敢接受。对兔子而言,这好象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因为太容易了,而且从一开始,乌龟就被它远远地甩在后头。
途中,兔子决定打个盹,但是乌龟仍持续蹒跚地向前行。当兔子醒来,它四处看不到乌龟,所以它笑着说:“唉!它还是没能跟上我!”可是当它到达终点时,它看到乌龟早已越过了终点线。缓慢而稳健,使乌龟赢得这场比赛。
有些基督徒就像这只愚蠢的兔子,自认为“跑得快”,在信仰生活里走走停停。他们经常抱怨他们是毫无目标地快跑。更好的见证是,慢慢地一步步地接近某个目标。这比较实际,因为真正的学习、成长和得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有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在天堂和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持定方向,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当像使徒保罗,一生为着基督向一个目标奔跑(腓3:14),如此才会成为得胜者。
不是靠强壮争战,
也不是靠快速比赛;
是因着真实和忠心,
藉恩典而宣告得胜。
通向灵命成熟的道路是没有快捷方式的。
一月二十二日
大收获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
十五年以来,一位商人以匿名的方式捐出了六亿美元给医疗中心和其它的慈善基金会。当后来由于法律的原因,使他不得不透露身分时,他对于自己的慷慨善行作了一个解释:“没有人能够同时穿两双鞋,我只是认为我已有足够的钱了。”
这位捐赠者的朋友是这样形容他的:他没有自己的房子、车子,搭飞机坐的是经济舱,手上戴的是一只十五美元的手表。
多数人都会在金钱面前成为奴隶,而不是他们所拥有的金钱的主人。一般而言,拥有东西比施舍东西更自然,即使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人也可能误认为敬虔是让我们得利的门路(提前6:5)。
为了改变这种危险的念头,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前书6章6节至8节提到:“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有一位遵行的人如此说,知足,“不是指经济条件而是指属灵的心境,不是帐簿的收支而是心意的满足。”
你是一个握着金钱不放的人还是一个知足又乐善好施的人?看看你如何对待你所拥有的东西便可知道。
莫为属世的东西烦恼忧虑,
那是永不会令人满足的;
知足的奥秘在于
让上帝来供应。
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奴隶,全取决于你。
一月二十三日
谦卑的候选人
“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路9:48)
班杰明·富兰克林把他自己希望能有的品德列了一张清单。当他获得了一种美德后,就进行下一个。他说,他进行得颇顺利,但操练谦卑却不容易。每次他认为自己做得很有进展,就会洋洋得意而变成骄傲。
谦卑是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美德,连主耶稣的门徒也为之挣扎过。当耶稣知道他们正在争论谁是老大的时候,他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9:35)。接着,他就抱起一个小孩,并指出我们要像服事基督那样去谦卑地彼此服事。
如果一位新闻记者采访我们的朋友、邻居或会友,要他们形容一下我们是怎样的人,你想他们会用谦卑这个形容词形容我们吗?
真正的伟大并不属于
那追求世俗虚名的人,
而属于那些奉耶稣的名
服事他人的人。
谦卑可以不断地寻求,却绝不可洋洋称道。
一月二十四日
如何知道?
“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你们。”(彼后1:2)
在近黄昏时,一阵大雷雨过后,出现了一道我生平见过最美的彩虹。当我向妻子描绘这幅美景时,我却词不达意,因为它美得无法言传。为此,我特地去查百科全书的一段文章,希望能对彩虹有进一步的了解。那段文章增加了我对彩虹的认识,但并不能真正表达我眼前彩虹的绚丽。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对彩虹有抽象的认识与亲身体验到彩虹的美丽,完全是两回事。
在彼得后书第一章,提到两种不同的“知识”。作者在5至6节所说的“知识”,希腊文的意思是指一些抽象的知识,是灵命成长不可或缺的;但在2至3节及8节,作者所用的希腊文“认识”却是指一种更完整、更实际的体验认识主耶稣的方式。这种认识体验才是灵命成长的主要因素。所以,“抽象知识”与“认识体验”之不同,就像阅读彩虹的资料与亲眼看到彩虹的美是完全不同的。
约伯在受过试炼之后,他终于有了深刻的体验,因此,他对上帝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作42:5)当你对上帝的认识增加时,应当求主帮助你,更多地了解他,更多地体尝主的恩典,从而也有更多的恩典。
除非我们真认识上帝,
否则我们无法明白他的真理;
当我与主合而为一时,
我们就能明白他的话语。
我们不仅要有全备的知识,
更要有全备的信心。
一月二十五日
预备好
“你当预备迎见你的神”(摩4:12)
有一个富翁突然死去,他的管家随即跑去告诉其它的仆人:主人已经死了。他很严肃地问:“你们知道主人的灵魂去哪里了吗?”其它的仆人说:“还用说吗?他去天堂了。”“不!”管家回答:“我敢担保他没有去天国”。
他的话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吃惊,质问他为何这样说。管家说:“因为天堂是遥远的地方,我们的主人一生中,从来没有在远行前不做充分准备的。我从未听说他为去天堂做了什幺准备。”
没错,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弗2:8)。然而自认要上天堂的人,却很少提到天堂,也不读上帝的话语,的确是很奇怪的。
路加福音12章里提到主对那未预备好的财主说:“今夜必要你的灵魂”。假如你很少去想或讨论天堂,你也可能上不了天堂。不过无论如何,你都要迎见主面,你是否已准备妥当?
预备好,
为回天堂预备好,
当主来接我时,
我便欢然向主挥手。
天堂是为有预备的人所准备的地方。
一月二十六日
情感与信实
“耶和华啊,你的慈爱上及诸天,你的信实达到穹苍。“(诗36:5)
我在大学时有一位室友,他和一位住在八百英里以外的女士订了婚。这位室友是一位好焦虑并且悲观失望的人,所以常常试探他未婚妻和他的感情,他担心他们会分手,如果有一天接不到她的信,他就认为她不再爱他,要离开他了。
我真受不了他的担忧,所以建议他可以打电话给她,结果他总是发现根本没事发生,她并没有动摇对他的爱,一直是他大为轻松,然后就抱怨自己为什幺要怀疑,并且答应我他不再担心。但是这样的平静,最多维持三天!
我们虽然有时也会对上帝的信仰发生动摇,怀疑他还爱不爱我们。但他永远不变,甚至当我们怀疑他的应许甚至跌倒的时候,他的信实仍然是“达到穹苍“(诗36:5)。我们应该确信上帝一定成就他所说要成就的一切(帖前5:24;帕:3),因为上帝的应许乃是出于他毫无瑕疵、完美无比的本性。
如果你有时感到上帝没有与你亲近,你要记得他对你的爱并没有改变,因为这并不不在于你片刻的感受,而是在于上帝那像盘石般坚固的信实。
我们的上帝是永无改变,
他的真实与慈爱,永远一样;
他的信实与无比的圣名,也永远一样,
因为他就是上帝,在他永无改变。
信靠上帝的信实,除却我们的恐惧。
一月二十七日
一心向往天堂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腓3:20)
我们都听说过那些太看重天上之事的人,根本不是人间客。我们也听到有些牧师承诺信徒在天上得大赏赐,但却忽略他们生活中的艰难。有些人指责他们是“在空中画饼的先知”,他们忘了我们仍必须活在世上。
然而,希伯来书的作者却说,有一种是平衡天上与人间、此世与彼世的属天的心志。那心志是使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因着信而在迦南住帐棚生活的关键(创11:8-10)。
路易士在《如此基督教》一书中,提到:“若你读历史,你会发现对现今世界尽上最多心力的基督徒,正是对来世思索最多的人,众使徒本身……,建立中世纪的伟人们,废除奴隶买卖的英国布道家,他们都在世留下了印记,因为他们一心向往天堂。
“而自从基督徒多半不再思想另一个世界起,他们在世界上就变得不太有作用了。定睛在天上,就会投入世界。”
若我们的心是以天上为重的,
就会在世上做更美更好的事。
以祷告单独与主到赐福的圣山,
然后下到山谷作工,
你脸上必发出耶稣爱的光芒。
当你看重世上的职责时,要纪念天上的事。
一月二十八日
何时祷告
“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6:10)
很多人都是在危难时才向主求告。当然,危急时祷告总比根本不祷告好。但我们在顺境和逆境时都应该祷告。不管环境如何,祷告都应当很自然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里。
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凸显了这个真理。但以理的敌人们暗怀奸计去见巴比伦的大利乌王,要求他立一个禁令。照玛代和波斯人的律法,这个禁令是不可更改的。禁令规定:在三十天内,如果有人向国王以外的任何神或向人求什幺,不管这人是什幺人,都必被扔入狮子坑中。尽管但以理知道这事,他“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6:10)。这最后几个字说明了一切,但以理在这种危急时还坚持祷告,表明他对神的信靠是始终不变的。
天父虽欢迎你在危难中求告,但他对你在顺境中作感恩祷告更是高兴。因此不论环境如何,不论日子好坏,都要把祷告当成你生命的重要部分。今天你是否已和上帝交谈过?
不管是晴天或是阴天,
祷告不能停息;
赞美、赞美再赞美,
上帝将以平安充满你心。
如想知道在困难时刻如何祷告,
请在平时祷告。
一月二十九日
信心的基础
“他……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叫他们寻求上帝。”(徒17:26-27)
一位外国政府官员最近发言说,我们无法保证将来那些恐怖组织或疯子不会取得核子武器。有些人对这个官员的话作出响应说,人类正处在自我毁灭的边缘。
然而,大多数的人却对未来充满希望,不认为这样的灾难有可能发生。这种乐观的看法是否既愚蠢又天真呢?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的正确看法是什幺呢?
相信圣经的基督徒,因为对上帝的话语有信心,所以对将来抱着乐观的态度。但以理书第10章让我们看见,一直以来上帝掌管一切,因此我们可以有信心地说,对那些信靠他的人来说,在世界末日会有美好的结局。但以理曾经禁食祷告了三个星期,但都没有听到什幺。最后一位天使向他显现并向他解释说,他曾经被邪灵所阻,直到天使长米迦勒到来帮助他(13节)。他继续告诉先知说,纵然那善与恶的无形力量会持续争战(20节),上帝肯定将会赢取那场战争(11-12章)。
上帝允许恶势力的兴起,但也安排好它们的陨落。这是他伟大计划的一部分,能知道这一点是件令人很欣慰的事。经过这一切,他将未信者牵引他面前,并给他的子女带来永恒的益处。
你现在也许不知道上帝对你所作的事;
但有一天你将会了解为何如此;
那些侮辱你或困扰你心的问题,
有一天将会得到来自天上的回答。
因为上帝掌管一切,我们无所畏惧。
一月三十日
无伤大雅的小罪?
“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来3:13)
以弗所这大城后来到底发生了什幺事?在新经里常常提到,它在当时是文化与商业的中心,位于凯斯特河口,以繁荣的港口、宽大的马路、体育场、温泉、巨大的圆形剧场、尤其是它雄伟的黛安娜神庙而著名。后来发生了什幺事使它逐渐衰微,以致港口不再挤满船只,城市也不再繁荣呢?
这城市是受到瘟疫所袭击?被敌人所摧毁?或者被地震所毁坏了吗?都不是,而是无声无息的淤泥拥塞令这城市淹落。微细的砂粒长年累月地沉淀,慢慢地港口填平,把这城市与海上贸易的经济生活分割开来。
小小的邪恶行为,小小的不服从看来似乎是无伤大雅。但让罪的淤泥渐渐堆积,我们将会发觉自己远离了上帝,灵性生命渐渐腐朽。在希伯来书里,作者警告我们“被罪迷惑”的危险(3:13),在雅各书里也说到罪中之乐的诱惑,事实上是遮掩死亡的面具(1:15)。
上帝禁止我们让罪的淤泥堆积在我们的生命里。
基督徒!走路要小心!
在旅程中怀着颤抖与畏惧;
外面的毒蛇和心中的诱惑
要设法怂恿你再次陷入罪中。
小罪终成大恶。
一月三十一日
以身作则
“你们作父亲的……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
有一天我在一家旧书店里浏览,突然间一位顾客怒气冲冲地冲了进来,大声要求退书。他未能达到目的,于是便开始骂起店员来,他咆哮了好几分钟,有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无奈地站在他身边。最后,他一边咒骂,一边重重地踩着地板走出店去,小女孩则紧紧跟在他后边。
我猜想那小女孩是他的女儿。若是真的话,这个下午她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呢?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使我问自己:“我自己的女儿在家中以及我们相聚时,从我身上学到了什幺呢?”虽然我经常教导她,我对生命和上帝的认识,但她从我的行为所学到的一定更多。
圣经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这告诉我,我和基督应有的关系,以及我在孩子面前应该活出来的榜样。只有在完全接受上帝的教训和指导时,我才能依他的方式养育子女。
今天,孩子们正在看着我们,来决定他们对生命和上帝的信仰。他们从我们身上学到了什幺呢?
教年轻人应当如何,
语言文字都不管用,
整个书架的书也一样,
唯有老师的为人才起作用。
身教胜于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