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1—10
    八月一日

    疑惑吗?

    “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路24:45)

    “读三遍”。若有读者抱怨威廉·福克纳所写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令人难懂时,福克纳一定会告诉他们要读三遍。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有些书在你了解它的意境前,你需要读一次,二次,甚至三次才能完全明白。对一些有价值的书,我们都愿意多花一些时间来阅读它,想彻底弄清它的涵义。

    福克纳的建议也适用于圣经中那些使我们困惑的经节。就如使徒彼得对保罗书信的评论一般,“信中有些难明白的”(彼后3:16)。虽然有些观点难以明白,但并不等于无法理解。

    有些经节你已读了好几次,却仍无法明白它的意义,那该怎么办呢?那就只好求主开启你的心窍(路24:45,林前2:10-16),参考圣经注释或请教牧师。如果仍无法理解,那就暂时将这些经节搁置一旁,耐心等候圣灵光照,有一天你必能明白真理上有所长进,并能将它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主啊!请开启我的民眼,

    使我能明白真理;

    并赐下恩典之钥,

    使我得着释放与自由。

    了解上帝话语,唯靠圣灵的帮助。

    八月二日

    他在说我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

    好多年来,罗马书3章9至20节一直让我有些疑惑。我并非不懂经文里所描述的那些自私、冷漠、不道德、以及社会冲突的现象,而是觉得那些严厉的话语似乎对我所认识的大部分人们都不合适,包括许多非基督徒。因为他们也有好的功德,也说诚实的话语,尽力避免纷争,甚至对我及我的信仰也给予应有的尊重。我并不认为将他们形容为“无用”(12节)、“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13节)、或是“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15节)是适当的。

    然而,今天我视这些经文为我内心的精确写照,甚至对我最好的朋友也是如此。我承认在这里所描写到的每一罪恶根源都在我的自私和骄傲上显露出来,而我今天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大恶棍,那完全是因为上帝的慈爱使然。

    如果我们够诚实,我们必然会同意法国牧师阿多弗·蒙那德的见解。他对上帝的至圣至美以及自己的罪性有很深的洞察力。谈到面对死亡及见主容面的期盼时,他说罗马书第三章是“将我内心勾勒得最真实的描述”。

    其实那些描述正是我们全人类的光景啊!因此对于上帝所赐予的奇妙恩典,我们真是要大大地感恩!

    上帝啊,圣经真是一面反射我内心渴求的镜子,

    在其中,我看见起初的我最真实有样式。

    骷髅地彰显了我们罪的卑贱

    以及上帝爱的伟大!

    八月三日

    赞美时刻

    “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诗30:11)

    十七世纪前叶曾是德国史上一个最糟糕的阶段!当时的德国正处于战乱、饥荒、疫情弥漫之中。那时,在艾伦堡市住着一位名叫马丁·云卡特的牧师。

    在那个悲惨的时期,肆虐的瘟疫和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全镇,有时候云牧师一天最多主持五十场丧礼。而在这些下葬的人群中,还包括了他自己的亲人。

    然而正是在这段死亡、绝望、毁灭和黑暗交织的岁月里,云牧师写下了六十六首圣歌及赞美诗歌。其中一首便是“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你”。在悲伤软弱的包围之中,他写道: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你,

    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双手、并用我们的声音,

    因为你创造了美好的一切,使你的世界充满了欢乐。

    在我们还依偎在母亲的臂弯中时,你就用数不尽的爱的礼赞,

    一路赐福我们,直到今日。

    云牧师为我们上了很宝贵的一课:我们不能只在拥有财产和平安时,才向天父献上感谢,而是要在任何时间和境况下,都为他所赐下的一切,向他献上赞美。

    与上帝同行,即使在黑夜里,

    也能唱出赞美的诗!

    八月四日

    作工与工价

    “我所见为善为美的……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传5:18)

    在一次为五十岁以上基督徒所办的聚会中,我们正谈论着有关工作的问题。当我们讨论完传道书第五章的最后几节时,一位朋友说道:“我真希望在我年轻的时候,就有人为我解释这些经文了。那样一来,我就不会这么拼命地工作,也许我可以活得轻松些,多享受一些生活乐趣。”

    大家都会同意,诚实、辛勤工作是好品德。但有些基督徒认为生活就是为了工作,他们觉得放轻松、享受生活以及花一些辛苦赚来的钱,会让他们产生有些懒散与罪恶的感觉。所以他们通常会一直拼命地工作,直到有一天因为健康的缘故动弹不了。

    传道书的作者体会到,享受我们辛勤工作的成果,对我们而言是美善的(5:18)。当他谈到吃、喝时,他所指的是与全家人欢聚,享用丰富美食的宴席。

    圣经中也很清楚地教导我们,上帝要我们工作(帖后3:10),也希望我们享受。不论上帝赐给你的是丰盛的财富,或只是刚好够用,我们都要慢慢去享受劳动所换来的果实。

    如果你是为了生活而辛勤工作,

    千万别错失品尝工价的滋味;

    就要留心圣经的智慧教导:

    在你日子结束之前以敬畏之心享受生命吧!

    为生活而工作,不是为工作而生活。

    八月五日

    我们学到了什么

    “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上帝在旷野引导你这四十年,是要苦炼你、试验你。”(申8:2)

    为什么善常常得不到善报?我相信摩西一定也曾问过上帝类似的问题。他本可以在埃及法老王家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却选择了与被欺压的以色列同胞在同一边。当他看见一位埃及人正残暴地殴打一位以色列人时,他当场就把那位埃及人给杀了。不过,他不但没有得到上帝的奖赏,反而远离埃及逃到米甸去,在那里当了四十年的牧羊人。

    在摩西离开埃及的八十年后,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上帝要他受这样的委屈,他才明白为什么上帝允许以色列人承受这许多年被逼迫的日子,以后又让他们历经四十年的颠沛流离。在以色列人要越过约旦河进入迦南美地之前,摩西告诉他们上帝给予以色列百姓长年试炼(申8:2)的用意,是要教他们谦卑并强壮起来,使他们对上帝有全新的认识而且愿意完全地信靠他。

    上帝为我们选择的是长期的、高标准的道德和灵性发展层面,而非短暂的感官上的快乐。想想我们在每天的生活试炼中,学到了什么呢!

    上帝为使我们更像他儿子的样式,

    会用各种磨难和试炼来修正我们,

    直到他的工作完成的那一天为止。

    上帝用生活中的挫折来帮助我们不断前进!

    八月六日

    值得深思的事

    “凡是真实有、可敬的……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

    对人生持正面看法的人通常会比爱看黑暗面的人,能完成更多的事。其实,负面的人生态度是自我防御的一种反应。如果一个人认为他无法在一项预测中表现良好或无法戒掉某一种坏习惯,那么他就可能真的无法做到了。

    同样的,我们基督徒如果一直质疑上帝的完美或不断怀疑他赐予我们达成美好目标的能力,那么无形中我们已在阻挠圣灵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了。上帝希望我们拥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因为那会给我们带来正确的人生观,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然而,这其中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就是误以为正面的想法就等于心灵的健康或是天性的乐观。只有我们确信我们的想法是一直与上帝的心意吻合的,唯有当我们的心思意念专注在上帝和他的话语时,圣灵的能力才能在我们中间畅通无阻,因为上帝才是所有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美名的源头(腓4:8)。

    是的,我们有一位救世主,他已为我们献上永远的赎罪祭。他爱我们,并赐给我们能力去完成他要我们去做的,而这才是我们值得去深思的正面事物!

    主啊!求你用真实浇灌我们的心,

    使你的话语长驻我们心中;

    当我们思想纯美之事时,

    盼望你不断指教我们的人生!

    正确的想法才会带出正确的人生!

    八月七日

    宁死不说谎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1:8)

    从小被教着说实话的孩子是有福的。有位成人感恩地说:“因为幼时所受的教导,我直到今日宁死也不愿说谎。”

    对他人诚实是很重要的,但对自己诚实也同样重要。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察觉他人的过错很容易,但要承认一个真实自我则难上加难了。

    牧师兼作家鲍勃·史密斯列了一份自欺的清单:“在他人身上,是怀有成见;在自己身上,是颇有定见;在他人是自负,在我则是自尊;你花时间打扮是虚荣;我涂脂抹粉是善用上帝所赐的资源;对你,那是小题大作;在我,则是敏感入微;对你,那是杞人忧天;在我,则是深思熟虑。”

    使徒约翰教导我们如果言行不一致,那就是在说谎了(6节),是自欺(8节),甚至是以上帝为说谎的(10节)。既已论断不诚实为罪,约翰在9节中为此开了一剂药方――认罪,别为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了。

    若我们向上帝认罪,就可蒙赦免并洗净一切的罪。蒙洁净的最佳报偿就是行在光明中的自由(7节)。付上诚实的代价总是值得的!

    抛除一切的虚谎,

    主啊,在你面前我们无所遁形;

    主啊,求藉你灵的力量,

    让我们言行一致,诚实无伪。

    实话过于珍贵,以致有些人吝于使用。

    八月八日

    献上感恩

    “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8)

    在收割的季节,对上帝丰盛的赐福献上感恩是件很自然的事。在利未记23章中,上帝为以色列祖先定下五旬节或七七节,是要他们带着欢喜快乐和感恩的心来庆祝丰收(申16:9-12)。

    但若是雨下得不是时候且不停歇,使得农夫无法到田里收割熟了的庄稼,那又会如何?或者一场大冰雹打坏了农作物,或是个旱灾枯干了田地,那又会如何呢?

    使徒保罗写道:“凡事谢恩”(帖前5:18)。那听来似乎很不切实际。不过仔细深思就知其中道理。不论丰收与否,犹太人都遵祖训庆祝五旬节或七七节。同样地,我们也应当“凡事”向主谢恩。毕竟,我们是向主献上赞美,而不是向满谷仓的干草或满藏室的农作物感恩。

    没错,不论生活是顺遂或不如意,我们都可以献上感恩。不论生活富裕或贫乏,身体健康或欠佳,我们都要心怀感激。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可坚信上帝美善,并找到向他感恩的理由。毕竟我们是因他的缘故而向他献上感恩的。

    仔细想想上主为你和你所爱

    一切所成就的;

    满心赞美,为从他而来属天的祝福献上感恩。

    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感谢,

    应表现更多的感恩之心。

    八月九日

    顺服

    “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就‘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徒21:14)

    一所神学院的院长在一次正式宴会中作了一次简明扼要的演讲。在长长的节目之后,他被请上台,他说了演讲的题目:“将生命完全交托给上帝的合理性”。由于时间已经晚了,他仅用了三个要点来概括他的演讲。

    第一点:上帝是全知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对我是最好的。

    第二点:他是全能的上帝,有能力为我成就最好的。

    第三点:上帝远比任何人都爱我。

    这位院长总结道:“因此,我所能做最合乎逻辑的一件事就是将我的生命交托给上帝。其余我还能说些什么?又何必多说什么呢?”

    使徒保罗也有相同的信念。他知道牢狱和艰苦的日子在耶路撒冷等着他,但他也明白上帝要他前往那地(徒20:22-23)。即使是那些真心的朋友也识相地说道:“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21:14)他们知道保罗是对的。

    不论发生何事,只要按着上帝的旨意去做,我们便处于世界上最安全无虑的地方。主是全知、全能、满有慈爱的,难道这还不够让你我将生命顺服地交托给他吗?

    我将一切顺服于主,

    我将所有献上给主;

    他同在的每一日,

    我愿永远爱他信靠他。

    当我们顺服上帝,顺服的同义词即为得胜。

    八月十日

    重整生命

    “小子,你的罪赦了。”“我吩咐你起来。”(可2:5,11)

    社会工作者玛格丽特告诉她的同事关于一个男孩的故事。她第一次在贫民区看到他时,他的身躯已扭曲变形。他在几个月前被车撞倒,但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

    虽然这并不属于玛格丽特的管辖范围,她还是决定带这男孩去看整形外科医生,并为他的双腿动手术。两年之后,这男孩丢掉拐杖走进了玛格丽特的办公室,他已完全康复。玛格丽特回忆当两人一块拥抱时,她想:我即使一生中别无成就,但至少还做了这一件好事。

    玛格丽特继续告诉她的同事:“这已是七年前的事了。你们想想那男孩现今如何?”他们推测他可能去做老师或医生,再不就是社会工作者。她语重心长地回答:“不,他犯下了重大罪行,正在监狱中服刑。”稍后她说:“我只在教他重新站起来走路的事上帮助了他,但却没有教导他该往哪里走。”

    我们的任务是指引人们走向耶稣。惟有透过他,那些心灵有障碍的、美梦破碎的、家庭破裂的及心碎的人们才能够经历那重整的完全的生命。

    主啊,帮助我们述说你对人类的爱,

    你爱那为罪所苦的、残缺的、瞎眼的;

    藉由我们的生命,你在帮助他们明白,

    你所渴求赐予他们的完整生命。

    惟有耶稣能为破碎不全的

    世界赐下完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