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能不能处罚孩子,孩子真能在适当的处罚下学得教训吗?他们真能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成人应该反省,当处罚孩童时,应该不是出于自己的忿怒而已,而是要让孩童知道自己为何会被处罚。
1.处罚须知
以下列出应该注意的事项是我们常忽略的。
1)孩子也有**
a.生他并非拥有他:虽然父母是孩子的生养者,但并非孩子的拥有者,孩子是上帝的产业,上帝却赐给父母权柄来抚育他、教导他,使他得到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满足,也同时具有管教孩子的权柄。
b.以爱为出发点:处罚的出发点必须是基于爱,而不是生气,如此才不致让孩子感到不安,面临必须看父母的脸色过日子。
c.面子摆一旁:也有些父母处罚孩子的原因是面子的问题,为了在孩子面前坚持自己的绝对权威而已,这样只会苦了孩子。
2)孩子的自尊不容忽视
孩子是有生命、有尊严的个体,绝不可能将自己的问题向一位会破坏他个人自尊的人说的,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反而只听信其它长辈或师长的话,原因就在于此。
3)处罚不是发泄忿怒
这一点成人需加强注意,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惧怕的心理,为了避免挨打才做乖孩子。
当孩子的行为已令人不得不施以处罚时,要记得,让他知道你是爱他的、了解他的,也让他知道,他错在哪里,要如何改善。如果是孩子本身个性上的问题,请记得,要先接纳他。
2.平时的防范
预防胜于治疗是很普遍性的观念,尤其是成人面对不得不处罚孩子时,会更多想到这个问题。
因此,要给予孩子正面的纠正与帮助,必须在平时管教时落实,以下列出一些管教的原则与建议:
1)要和孩子讲理
每个人都有不讲理的时候,但在教育孩子上必须避免,否则管教不成,反而造成与孩子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成人本身需具备健全的理念,多去吸收新知,把过去不适当的教育理念排除掉,和孩子一同掌握时代的脉动。
2)了解孩子的需要
成人如果多了解孩子,多观察、多倾听,可以避免和孩子之间的许多冲突,也较能掌控孩子情绪化的反应,给予正面的帮助。
倘若平时管教得当,可以使孩子愿意服从管教,因为从适当的管教中,孩子可清楚体会到,你是爱他、在乎他且关心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