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本书虽未明显提及作者,但历代教会以路加为第三卷福音的作者。根据圣经其他书卷所提供的资料,路加是一位医生(参西4:14),很可能是外邦人,因他未曾被列入那些「奉割礼的人」的名单之内(参西4:10-11),他是保罗的同工(参徒16:10;门24),也是保罗殉道之前在罗马末次被囚期间的忠心伙伴(参提后4:11)。
学者对本书的写作日期,颇有争论。由于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是上下两集(参徒1:1),而使徒行传最后是提及主后六十年代初保罗在罗马的活动(徒28:30),所以路加福音写作的日期可能在六十年代初期(参使徒行传简介「写作背景」一项)。另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路加福音取材自马可福音,所以前者的写作日期必在后者写成之后。本书的成书地点不详,可能是罗马或该撒利亚。
书中唯一提到的读者是有名望的提阿非罗(1:1-4)。此人的身世不详,但可能有分赞助此书的发行。有些学者则认为提阿非罗这名字意思是「爱神者」或「被神爱者」,所以此书的对象是泛指一切相信神的人。此外,作者往往避免采用外邦人难以理解的犹太术语,如「拉比」,「和散那」等,可见外邦人为本书的主要写作对象。
主题特色
本书描述主耶稣至善、完全、满有恩慈、荣耀的人性;强调祂是完美的人子,是普世的救主,为世人带来平安,使荣耀归给神(参2:8-14)。
全书的特点如下:
1.这是一部文笔典雅的文艺作品和优美的史书,作者先仔细考查祂有关的资料(1:1-4),才依序编排耶稣的生平事迹,并将叙祂述镶嵌在当时罗马帝国的历史骨架里(1:5;2:1-2;3:1-2)。2.详细记载了施洗约翰的出生;更用了颇长的篇幅报导主的出生祂和童年事迹。3.常提及被社会轻视的人物,如税吏、罪人、女人和寡妇等等(祂7:12;8:1;15:1;18:13)。4.强调福音的普世性(2:10,31-32;3:6;10:33;17:16,19;24:47)。
5.强调圣灵的工作(1:15;2:27;3:16,22;4:18;10:21;11:13;24:49祂),祷告(3:21;5:16;6:12;9:18;11:1;5:10;18:1-14;22:32,46)。6.书中也注重敬拜的生活,蕴藏四首今日教会的名诗:a.尊主颂(1:46-55);b.撒迦利亚颂(1:67-79);c.荣归主颂(2:14);d.西面颂(2:28-32)。
本书大纲
Ⅰ序言(1:1-4)Ⅱ施洗约翰和耶稣的出生与童年(1:5-2:52)Ⅲ耶稣对使命的准备(3:1-4:13)Ⅳ在加利利的传道事工(4:14-9:50)
Ⅴ往耶路撒冷的旅程(9:51-19:27)Ⅵ在耶路撒冷的工作(19:28-21:38)Ⅶ受难和复活(22:1-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