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 第十八章 注释
    18:1-11.耶稣被捕

    1.「汲沦溪」:是耶路撒冷城以东的谷地。「园子」:名为客西马尼(见太26:36注)。

    3.「一队兵」:原指为数六佰人的罗马士兵,在此可能只指其中一小部分。

    4-8上.耶稣的全知(见串5)、果敢与威严充分表现出来。

    8下-9.耶稣护卫祂的门徒(见串6)。

    10-11.马勒古的获治,见路22:51。耶稣对彼得说的话,另见太26:52-54。「我父不喝呢」见可10:38注、太26:39注。

    18:12-27.耶稣被宗教领袖审问、彼得不认主

    12-14.耶稣被解到亚那面前

    亚那的身分,见路3:2注。「该亚法」:见约11:49注。

    15-18.彼得首次不认主

    「还有一个门徒」:可能就是「耶稣所爱的门徒」(19章串20),本福音书的作者使徒约翰。「大祭司的院子」:指该亚法住宅的院子(见太26:57-58)。

    19-24.亚那盘问耶稣

    19.(同22)「大祭司」:是对亚那的尊称(见路3:2)。

    21.犹太人法律,公正的审讯应先让证人作供,而不是直接盘问被告。

    24.该亚法主持的公会审讯,见太26:59-68。

    25-27.彼得再三不认耶稣

    「同他在园子」:指在客西马尼园。彼得被询问的经过,参太26:69-75及注。

    18:28-38上耶稣受彼拉多审讯

    28.「衙门」:指彼拉多在耶路撒冷的临时官邸。「天还早」:罗马法庭大清早便开始审讯。「他们筵席」:按犹太人的规矩,进入外邦人的住宅便沾染污秽(参徒11:2-3),而礼仪上不洁的人不能守逾越节(见民9:6)。表面看来,这节经文显示逾越节尚未来临;这与符类福音记载(见太26:17-20;可14:12-16)的「矛盾」,可有以下解释:

    1)这里的「吃逾越节筵席」,不是指该日宰杀的羊羔,而是指跟着为期七日除酵节内的祭牲。(参申16:2;代下35:7)2)耶稣和许多人所采用的日历(为符类福音所记),跟祭司们的(为约翰福音所依照的)不一样,当年二者相差一天。

    31-32.虽然犹太宗教领袖能够判人死罪,有时且擅自用石头打死犯人(如徒7:54-60;参约8:59;10:31),但基本上罗马官方仍操最后生杀权;钉十字架的刑罚必须经官方同意与执行。耶稣对自己的预言,见串28。

    37.「你说我是王」:意思是「我虽然是王,却不是你心目中的那种王」。耶稣来不是要统治属地的王国(36),乃是使人认识真理(参14:6)、顺从真理。

    18:38下-19:16上耶稣被判死刑

    38.「我查罪来」:根据路23:5-12,彼拉多此时将耶稣解往希律,而希律随后把耶稣送回彼拉多处。

    39-40.彼拉多企图摆脱此案的另一手法,详情见太27:15-23;可15:6-14。

    思想问题(第十八、十九章)

    1.通常公会处理死刑的案件会在日间审讯,其间不只一天,并且不会在节期中举行。耶稣在会公面前迅速受审,是否获得公正的待遇?参18:12,19,22,28,31,40。这些信神且笃守律法的犹太人如此对待耶稣,你有什么感想和警惕?

    2.彼得为何三次不认主?耶稣先前有关他的预言能否帮助他脱离这试探?参林前10:12-13。他的失败原因在那里?

    3.耶稣在彼拉多的盘问下,怎样论及其国度与王权?若彼拉多继续审问下去,你想他会明白耶稣的话吗?

    4.彼拉多对耶稣的判语,与犹太人的判断有何分别?

    5.从19:15看来,当时的祭司长在政治上与宗教上有何立场?

    6.试比较赛53章与约19章有关耶稣之死的记载。耶稣的死对你有何意义?你对祂钉十字架的情形有何感受?

    7.耶稣被钉十字架后,曾暗中跟随耶稣的人有了什么转变?他们给你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