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 第十一章 注释
    11:1-6.耶稣对拉撒路之病的反应

    1.此「伯大尼」,并非约1:28及10:40提到的约但河东的伯大尼,而是位于犹太,距离耶路撒冷约三公里(二英里;见18)。

    2.「那用擦他脚的」:见约12:1-8。

    4.「这病得荣耀」:虽然拉撒路事实上经历了死亡,但耶稣将要叫他复活过来,使神荣耀的大能得以彰显(见40),以致耶稣本人得着尊荣(42)。

    11:7-16.耶稣启程往犹太

    9-10.耶稣以「白日」譬喻父神指派祂在世工作的时日。

    15.耶稣没有及时赶到医治拉撒路的病,是要施行更大的神迹,使门徒更相信祂是弥赛亚。

    16.「低土马」:即孪生子的意思。「和他同死」:指陪伴耶稣进到危机四伏的犹太境域。

    11:17-27.耶稣与马大的交谈

    18.「六里路」:即今日的三公里(见可11:1注)。

    22.马大这话并不表示她相信耶稣能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见39)。

    25-26.「复活也在我」:原文作「我就是复活和生命」(见新译本)。「信我的永远不死」:信耶稣的人纵使遭遇肉身上的死,但终必复活,绝不会与神完全隔绝,陷入灵性上的永死。

    27.「那要世界的」:指犹太人所期待的、神要差来的拯救者。

    11:28-37.耶稣面对马利亚及吊唁者

    33.「悲叹」:原文表示情绪上极度的波动。耶稣大概眼见死亡带给人的痛苦,因而悲愤不已。

    35.此处的「哭」,指流泪,有别于33节提到的嚎啕大哭。

    11:38-44.拉撒路复活

    39.「已经四天」(见17):犹太人相信人死了三天之后,身体开始腐坏,已全无复苏的可能。

    44.「布」:原文是布条。有关犹太人殓葬的习俗,参19:40注。

    11:45-57.神迹的后果

    47.「聚集公会」:原文显示这可能不是正式的公会(参太5:22注),而是临时的会议。

    48.「地土」:直译是「地方」,可能指耶路撒冷(参新译本),或当中的圣殿(参徒21:28)。「若这样百姓」:意思是:「如果百姓接受耶稣为弥赛亚,群起暴乱,罗马人必采取**手段,我们的领袖地位就岌岌可危,而犹太民族与宗教也惨遭厄运了。」

    49.「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任大祭司达十八年之久(主后十八年至三十六年),此处指:当时是他任期内的一年。

    50-51.在该亚法看来,犹太民族如要保持大局,耶稣非死不可。但他的话无意之间竟含有更深的属灵意义,预言耶稣为拯救犹太民族而死,好叫他们的罪蒙神赦免。

    52.「神四散的子民」:指外邦信徒(见串41)。

    55.这是耶稣公开传道后至少第三次的逾越节(参2:13;6:4)。

    思想问题(第十一章)

    1.拉撒路的复活是本书中耶稣最后一个公开施行的神迹。若说这神迹在众神迹中是耶稣启示的高峰,你同意吗?为什么?

    2.从3-4节耶稣的话及跟着所行的神迹来看,神对人的祈求采取什么态度?

    3.第9节对当时是门徒有什么教导和提醒?

    4.25-26节对信徒而言有什么安慰和保证?

    5.试将6:35;8:12;10:7,11及11:25耶稣的自称作一总结,用你自己的话去形容祂。

    6.试找出你认为本章中重要的经节,并把它背诵下来。

    7.你认为耶稣的「哭」(33)有什么含义?与当时犹太人的「哭」有什么分别?祂对人的生离死别是否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