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 第十九章 注释
    1-7

    彼拉多试图藉鞭打耶稣满足众人需求(参路23:16,22),但仍告失败。

    2-3.参太27:28-30注。

    5.「你们看这个人」:彼拉多引众人注意耶稣可怜及可笑的模样,希望他们放过耶稣。

    7.犹太领袖认为耶稣亵渎神(见串7),应该按摩西律法(利24:16)受制裁。

    8-12.彼拉多终因政治因素同意处死耶稣

    8-9.彼拉多对耶稣的身分既困惑又惧怕。

    11.「上头」:指神(参串9)。「把我那人」:指该亚法(参约19:1)。

    12.犹太领袖重申耶稣的政治野心(参路23:1-3;约18:33),并暗示彼拉多对罗马皇帝(该撒提庇留)不忠。彼拉多任职犹太巡抚来,已曾数次抵触犹太人的禁忌,被百姓禀告该撒,所以对犹太领袖这次恐吓,不得不就范。(参考附注:巡抚彼拉多任内的过失)

    13-16上最后定案

    参太27:24-26。

    13.「铺华石处」:大概位于圣殿院宇西北角的安东尼堡之内。「厄巴大」:可能是「丘地」之意。

    14.「预备的日子」:应译作「逾越节(内)的预备日」,意思是逾越节周内(见太26:17注)的星期五──安息日的预备日(见31)。「午正」:这只是约略的计时法(参可15:25注);逾越节当天正午,祭司开始宰杀逾越节羊羔(参约1:29;林前5:7)。「你们的王」(14-15):彼拉多对犹太人冷嘲热讽,藉此报复。

    19:16下-27.耶稣被钉十字架

    17.「背着十字架」:见太27:32及注。「出来」:各各他正如罗马政府一般的刑场,位于城镇之外;但该处离耶路撒冷的城墙不远(见20)。

    18.「钉在十字架上」:方法见太27:35注。其他两个犯人的表现,见路23:39-43。

    19-22.耶稣是以政治作乱之罪名被处死,另见14注。希伯来语,是当地民间语言;拉丁语为官方语言;希利尼文(即希腊文)则为文化界的流行语。

    23.死囚的衣服分属行刑士兵所有。「这件织成的」:与大祭司的内袍一样,无缝而织成。经上的话,语出诗22:18。

    25.「母亲的姊妹」:可能是西庇太儿子之母撒罗米,(比较太27:56;可15:40)或为「革罗罢的妻子」(原文在此无「并」字)。

    26.「他所门徒」:见13:23注。

    19:28-30.耶稣之死

    「各样的事」:指祂背负世人罪孽的事。「经上渴了」:见串23。「醋」:指一般人饮用的酸酒。「将交付」:原文显示耶稣能支配自己的生命(10:19)。

    参考:十架七言

    19:31-37.耶稣肋旁被扎

    31.按照犹太律法,犯人尸首如彻夜悬挂,便会使地污辱(参申21:22-23),况且翌日安息日是该年除酵节的头一天为大节日(见串26),所以死囚的身体更不宜留在十字架上。犯人双腿被打断后,便会加速死亡。

    34.「枪」:即矛。「血和水」的流出表明耶稣肉身死亡的真实性,或象征耶稣之死所带给人的新生命(参约3:5;4:10;6:53;7:38;约一5:6)。

    35.这目击证人大概就是作者使徒约翰。

    36.「他的折断」:引自出12:46,表明耶稣是逾越节的代罪羊羔。祂又是神所眷顾的标准义人(诗34:20)。

    37.「他们的人」:语出亚12:10。

    19:38-42.耶稣被埋葬

    亚利马太的约瑟,见太27:57注。犹太人殡殓的习俗,是将尸身以长条细麻布加香料缠裹,头部另用裹头巾包好。耶稣的坟墓,属于亚利马太的约瑟所有(见太27:60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