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4.安息日的争论:
一、掐麦穗事件(1-8)
法利赛人的责难,并不因这事本身不妥(见申23:25),而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掐麦穗等于收割,即犯了安息日不可作工的条例(出34:21)。
3-4.耶稣在此的答辩,见路6:3-4注。
5-8.按律法,祭司于安息日须在圣殿里更换陈设饼及献加倍的祭物(串6),工作更繁多。所以,于天国的范畴内(即比圣殿更大的东西──「一人」原文为中性,同41,42),按着父神怜恤人的心意(7,见太9:13注),身为安息日之主的耶稣,有权定夺安息日的行为准则。
二、治病事件(9-14)
10.「枯干」:大概指肌肉萎缩。「有人控告他」:见路6:7注。
11-12.参串12,羊在安息日掉进坑里,虽无生命危险,人还不忍坐着不理,何况更为贵重的人类,岂不更配在安息日获得解救吗?
参考:安息日的禁例
12:15-21.神的义仆耶稣
15.「耶稣那里」符合太10:23上的原则,但参可10:32-34。
16.「不要传名」:见可1:25注。
18-21.引自赛42:1-4。「公理」:指神的审判与旨意。
12:22-37.「靠鬼王赶鬼」的争论
23.「这不吗」:应译作「这不会是大卫的子孙吧?」「大卫的子孙」即弥赛亚,见1:1注。
24.「别西卜」:指鬼王撒但。此名可能演变自外邦神「巴力西卜」(蝇之王)的名号,(王下2:1)或源出「别西布」(住所之主)。
25-26.耶稣指出「靠鬼王赶鬼」的荒谬。
27.法利赛人必须接受靠神赶鬼的可能性。
28-30.耶稣的赶鬼,表明祂已战胜了撒但(壮士)的权势,神的灵与祂同在,神的国已在地上启奠。在耶稣与撒但的属灵战争中,人不可能保持中立,必须选择效忠的对象。「收聚」、「分散」:取材自聚散钱财(路16:1)或羊群(约10:12)的事例。
31-32.耶稣分明是倚赖神的灵行事,所以人若硬说祂是被鬼操纵,便是亵渎圣灵,坚拒真理。这种顽梗的罪,自然永远不得赦免。(见可3:29注)
33-37.从树的果子可知树的好坏,同样从人的话语可知人心的善恶。法利赛人在说话上诬赖耶稣与鬼王为伍,正反映他们内心的丑恶。当末日审判之时,人的话(与行为一样),将是审判的根据。
36.「闲话」:指「无果效、无用的话」。「句句供出来」:也可能是「供出理由来」。
12:38-45.法利赛人求看神迹
38.「神迹」:在此指能证实耶稣身分与权柄的神迹记号。
39上「**」:指对神不忠贞(参何1:2)。
39下-40.有关先知约拿在鱼腹及后来传道的事,见约拿书。「三日三夜」:是约略的说法,可指头尾共三天。「人子地里头」:耶稣以约拿的经历作为自己死后第三天复活的预表,以及法利赛人可有的唯一神迹记号。
41-42.见路11:31-32注。
43-45当代的犹太人受了施洗约翰或耶稣的教训,如果只是表面上悔改,内心没有让神的灵居住和陶造,将会有更可悲收场。
43.犹太人认为鬼魔出没于荒野之处,但更喜欢附在人身。(参串44;太8:29)
12:46-50.谁是亲属
在天父里的属灵关系,可比拟血统之亲。
思想问题(第12章)
1.法利赛人严守律法(如谨守安息日),却忽略律法的基本精神。你遵守神的话语上,有否潜伏着这方面的危机?
2.何6:6曾出现于9:13,如今再次被引用(12:7)。这两处所引伸的意思有何异同?
3.12:33-37对信徒的言语有何警惕?就省察一下你平常所说的话,那些是发自恶心,或属闲话之列,需要杜绝?
4.为何文士和法利赛人要求耶稣行神迹(12:38)呢?今日我们可以求神迹么?
5.按12:43-45,信徒悔改后如不结果子会有怎样的收场?